這家包子充滿女兒對父親的愛 菜洗7次不嫌煩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重新走一條自己不熟悉的路,你有勇氣嗎?在台北內湖開「包青天」蔬食包子店的老闆娘葉謹瑜,原本從事健檢業,轉行的勇氣是來自罹癌的父親,於是她開始思考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將五種蔬菜包進包子裡,而且每一種蔬菜都反覆沖洗避免農藥殘留,甚至清洗高麗菜多達7次,堅持繁複程序只為換來安心。
因為父親罹癌,葉謹瑜才開始轉行做蔬食包子。
熱騰騰包子出爐,立刻吸引顧客上門,儘管只賣蔬食口味,詢問度依然高,「我們鮮蔬包是包入5種蔬菜,分別清洗5到7次喔。」親和力十足的老闆娘葉謹瑜,不厭其煩地解說。
不賣大眾較喜愛的肉包,主打鮮蔬口味,對於轉行的葉謹瑜來說,是很大膽的嘗試,「我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啊!」6年前她原本在醫療健檢業,擔任董事長特助,發現父親罹患膀胱癌後,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葉謹瑜認為太多外食族少吃青菜,因此她堅持只做蔬食包,不賣肉包。
她明白健康的根源來自飲食,照顧父親時,她辭去工作決定轉行,「只要飲食控管好,就不容易生病,所以我想朝這個方向走,做健康的東西,現在人吃到蔬菜的機會太少了。」
要方便客人吃進蔬菜,她想到包子,也向曾是麵點師傅的父親學作法,但父親堅持傳統作法,卻與女兒的想法大相逕庭。葉謹瑜無奈說:「一開始他為了我好,希望我包子好吃好賣,他有幫我偷加鹼水和發粉,但他只要加,我就全部倒掉,讓他知道我的決心。」
包子要走健康路線,一點都不簡單。打全麥麵皮,光是發麵的時間和溫度,就很難掌控。內餡包入豆薯、青江菜、小松、油菜和高麗菜5種蔬菜,還得分別清洗,避免農藥殘留,其中高麗菜還得清洗7次。
葉謹瑜說,蔬菜洗淨不洗爛,很需要技巧。像高麗菜得用活水洗4次,再用物料脫水機脫洗3次,獨創的洗法費工耗時,也讓她常找不到願意做的員工。
創業投資2百萬,前半年葉謹瑜卻沒賺錢,連薪水也沒拿,「我們不是承襲老店,沒有既有的客人,又沒賣肉包,店址選的也不是鬧區,前半年撐得很辛苦。」
招牌鮮蔬包包進豆薯、青江菜、小松、油菜和高麗菜五種蔬菜。(麥皮鮮蔬包,25元/顆)
就在她快認賠投降時,顧客的回饋支持越來越多,「有客人寫感謝函給我,或來店裡幫我喊加油啊!也有顧客在網路上留言,就覺得自己不是做夢,而是一直往前進,好像夢想要實現的感覺。」
自己有了小孩以後,她也研發費工的造型包子,例如小豬包或貓熊包,打入兒童市場。她說,在實踐夢想的道路上,只要確定方向對,就算速度慢了點,也能走的安心踏實。
創業初期,葉謹瑜與父親對製作包子的理念不同,堅持健康路線的她最後用行動說服父親,只要父親偷加發粉和鹼水,她就全部倒掉。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