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場曾是台南最重要的果菜批發市場,故俗稱「大菜市」。最早於日治時代,由日本人在1905年正式整建規劃成公有市場,命名「淺草」。在沒有大賣場的年代,台南人一日之所需,西市場百商斯為備,舉凡出生、結婚、入殮,人生旅途中的所有民生用品,都得到大菜市來採買。學生來這裡做制服,要結婚的到此買布訂製西裝,是老台南人的青春記憶。
【台南西市場】回到青春開始的地方

這裡是日本人口中的淺草。
這裡是台南人口中的大菜市。
曾經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曾經通宵達旦營業有如一座不夜城,
也曾經鐵門深鎖闃靜無人。
幾經榮衰,它始終活著。
三代台南人的人生記憶在這百歲市場交疊,
交錯編織出一段段青春夢。
1970年代,附近戲院林立,全盛時期達到15家,當時的電影院每廳動輒數百人,散場帶來的人潮把大菜市推向高峰,到「電影里」看完電影後人擠人逛街,是當年最潮的假日消遣,也讓這裡成為通宵達旦營業的「不夜城」。雖然隨著電視普及,以及周邊交通黑暗期,大菜市一度沒落,直到2010年代,正興街商圈崛起,加上青創勢力進駐,讓沉睡的大菜市逐漸復甦。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