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偶戲館牆上的時鐘故障了。壞掉的鐘、紅磚瓦圍起的博物館裡擺滿戲偶,像個凹陷進去的異時空。午後,86歲的布袋戲老師傅陳錫煌坐在偶戲館教室內,等學生們來上操偶課、製作衣服帽飾刀劍的工藝課。上了年紀,他的手還是很巧,一針一線都講究精美。
隔週我們到他居住的大龍峒陳悅記祖宅拜訪,陳家在清朝時出過3個舉人,閩南式宅邸修建得宏偉輝煌,過往家族榮光奼紫嫣紅,而今部分屋牆已付與斷井頹垣。陳錫煌步伐硬朗地帶我們走入屋內,昏暗神龕上供奉著戲神田都元帥,桌上擺著茶具,箱裡收納著布袋戲偶、做到一半的帽飾或木製刀劍,日積月累的刻痕似乎在說,他一生只過一種布袋戲人生。
陳錫煌愈老愈像父親李天祿,身形削瘦,臉上幾塊老人斑,戴著金邊無鏡片眼鏡,他解釋這不是為了趕新潮,而是眼鏡壓住鼻梁二側,能減少目油分泌。談起父親,他彷彿回到童年,一口閩南語緩緩地說:「13歲開始跟他搬戲,他沒時間教我,出錯了直接用偶頭從頭上敲下去,被他打到⋯厚!都要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