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果堂」創辦人許哲瑋帶著我們上山來找阿薔,我們看他拿長竹竿摘下成串龍眼,燒柴起灶煙燻龍眼,「清朝時從台南東山步行到月津港要花上10天,夏天盛產的新鮮龍眼很容易臭酸,所以先民就用柴燒煙燻龍眼,再把『東方的巧克力』龍眼乾送往中國進貢。」阿薔說。
水果尋寶家知果堂 挖出東山200年柴燒桂圓故事
在嘉南平原旁延綿的淺山區,有一座山長滿百年野放龍眼樹,山間綠蔭裡藏著好幾座沿著山壁鑿建的老焙灶寮,其中有一座是由「仙湖農場」第六代主人吳侃薔(阿薔)的家族蓋建,他的家族在此落腳已有200年,阿薔的家族每到夏季都要燃起龍眼木,用「人身翻焙」的傳統柴燒工法烘焙桂圓乾。
春天龍眼花開採蜜,夏末秋初可採龍眼鮮果並且烘乾,冬天龍眼木修枝當柴,還能拿來蓋房…一顆有200年歷史的龍眼乾,還原了台灣先民開墾鄉野的生活。阿薔現在與太太丁敬純一起經營農作體驗和民宿經營,保住了古早式的水果產業並傳遞家族文化。「看到兩百多年的焙灶歷史,推廣龍眼讓我有了使命感。」許哲瑋說。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