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兄弟改玩麵粉番外篇】門外漢賣鳳梨酥 他成功創業先學怎麼「吃土」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待鳳梨酥送進烤箱前,高吉良都會拿出特製的「TW」印章蓋上,他說:「我要讓人家在世界各地吃到,就知道它就是來自台灣。」
待鳳梨酥送進烤箱前,高吉良都會拿出特製的「TW」印章蓋上,他說:「我要讓人家在世界各地吃到,就知道它就是來自台灣。」
從一個烘焙界的門外漢,到成為天天進廚房玩麵粉、熬鳳梨餡的大廚,2014年高吉良選擇以太太愛吃的鳳梨酥創業,最初為了做出市場差異化,他還曾到台南、高雄的鳳梨田中,練習怎麼「吃土」。
「講實在話,我現在做的事跟我過去所學的完全是不相干。」採訪這天,我們跟著高吉良在廚房裡準備食材,「我踏入這一行的時候,我真的不會做鳳梨酥,所以我去台南跟高雄的鳳梨園就住在那邊,然後吃土,真的是吃土,台南的土是什麼味道?高雄土是什麼味道?來了解台灣這塊土地。」
台南關廟跟高雄的大樹,是台灣鳳梨的主要產地之一,高吉良找朋友替他介紹南部的鳳梨農,便毅然決然地在當地租房子,學習怎麼種鳳梨。「人家告訴我,我可以去上課、可以去食品材料行買現成的來做鳳梨酥,可是我就不太喜歡走正規的路。因為我想了解鳳梨的品種、種植方式,不同的溫度、水氣、養分所種出來的鳳梨品種,哪裡不一樣?」
2014年創業後,高吉良從一個烘焙界的門外漢,改為天天進廚房玩麵粉、熬鳳梨餡的大廚。
他自爆小時候是家族中的頭痛份子,「以前我不愛念書,爸媽希望我可以捧個鐵飯碗,未來找個穩定的工作,所以當他們在管教的時候,我火氣來就會摔東西、大叫,大家都說我是個壞孩子。」然而,不愛念書的火爆份子到了中年,卻為了一顆小小的鳳梨酥打破砂鍋問到底,「我就褲管捲了,待在農地學怎麼除草、翻地、施肥、催花和抓蛇。」
高吉良在南部待了近1年才回到台北,並透過在餐廳擔任廚師的父母介紹,拜一位退休的麵包店老師傅為師,從打奶油、揉麵團、炒鳳梨餡的基礎功練起,學習如何製作鳳梨酥。
創業初期,高吉良(左)沒有太多資金,與當時還是女友的太太徐知賢(右)在家中買了4台家用烤箱土法煉鋼做鳳梨酥。
「我小時候就吃他做的蛋糕、麵包,希望他可以教我怎麼揉麵團、怎麼打奶油。」高吉良堅持不用食品材料行販售的現成內餡,全靠自己炒鳳梨餡,「因為沒有任何的添加物,一開始我永遠都會煮到燒焦,後來我再去問農民,才知道鳳梨的自然甜如果太甜就容易焦,所以我選擇用金鑽17號,如果不夠酸,再加新鮮的檸檬汁拉出酸度。」
「當時我身邊的人、我的家人,包括我老婆的爸媽都覺得我是神經病。」高吉良說,2014年剛創業時他還沒向當時仍是女友的徐知賢求婚,「可是我就先把店名取好了。我老婆是韓國人,我姓高,為了讓人家印象更深刻、又好記,我就把店名叫做『高女婿』,我有信心能把她娶回家。」
高吉良自爆從小不愛念書,火氣一來就會摔東西,是家族中的頭痛份子。
採訪這天,店內正在舉辦外國人手做鳳梨酥的體驗課程,「如果手的溫度太高,可以搓一點乾麵粉在手上...」3位參與者都是嫁到台灣的韓國姑娘,高吉良仔細地盯著每個人手上的麵團,「很多人吃過鳳梨酥,但是沒有做過鳳梨酥,我們這個空間就是用來體驗的。」
待鳳梨酥送進烤箱前,他拿出特製的「TW」印章,仔細地蓋在每一顆鳳梨酥右下方,「我要讓人家在世界各地吃到、打開鳳梨酥看到裡面有一個TW,就知道它就是來自台灣。」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