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時陳宏賓用「逃跑」的心態出外當學徒,想要遠離養豬、養禽、下田的繁雜農務,「以前種田很辛苦啊!都靠人力跟牛,噴農藥還要用手搖。」事業受挫後回家,那段好不容易留白的時間,他看見家裡已有200年歷史的「光谷農場」,經過土地重劃,有水、有電、有車,「什麽都可以機械化、規模化栽種,但農民生活還是這麽辛苦,尤其是我的家人,所以我就想應該為他們做一點事,思考有哪些東西可以加工。」
【開餐廳專家番外篇】爸媽種田賣嘸錢 他研發醬料幫銷售
「我回到雲林,才知道農民真的很辛苦,我爸媽他們種的作物,颱風過後,貴,但又沒東西賣,而且好價也只是多1倍而已,市場上都是多十幾倍。」陳宏賓帶著我們在自家家族的田地繞了1圈,巡視玉米、高麗菜、黑金剛花生,邊看邊說著22年前回鄉時的心情。
運用自己磨練十多年的廚藝,使用在地農作物,製造出常溫料理包,「把全村的人都找來切洋蔥,全村都在為我的創業流眼淚。」陳宏賓笑憶當年,「還去廟裡借大鍋,在騎樓煮。其實大家也是來看好戲,1個人17、8年沒見到,一回來就在那邊炒。」他暗自想著絕不能漏氣,但事與願違,第1年虧了200萬元,第2年把創業基金的400萬元都燒光。
他沒有放棄,努力研發、推廣,直到現在已經研發超過6千種的醬料,每天生產超過4噸調味醬料等加工品,包括上市櫃餐飲集團、連鎖餐廳都是他的客戶。大部分原料都來自家鄉的農田。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