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碳權交易
加入碳交易體系的企業,每排放1噸溫室氣體(通常是二氧化碳)就需有1個單位的碳排放配額。該配額通常由政府來設定、控制總量及「經認證的排放減量」(CER)分配規則,企業可按規定獲取配額,並就自身減排情況,決定在交易市場購買更多配額,或出售多餘配額。
例如,電力公司或工廠等碳排放單位,從政府獲得1年碳排放許可額度,若這1年透過技術升級或其他措施減少了碳排放,即可在交易市場出售多餘配額。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權交易市場,交易平台系統來自3部分:上海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武漢的碳配額登記系統、北京全國溫室氣體資源減排管理和交易中心。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的主體則限企業法人,暫未開放其他機構和個人參與。
去年,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透過碳交易市場賣「碳權」,淨賺超過15億美元(約新台幣415億元),正是碳權這門好生意,讓特斯拉去年財報首度轉虧為盈,其實早從2013年起,該公司便透過販售碳權認列收益。由於賣碳權比賣車還好賺,所以市場都說,特斯拉是賺取碳權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