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創業成包王番外篇】低點總會回高點 他擴廠東南亞也堅守中國 威宏控股董事長洪永裕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為了避免與前東家、客戶搶市,洪永裕從運動配件、高爾夫球袋開始做起。
為了避免與前東家、客戶搶市,洪永裕從運動配件、高爾夫球袋開始做起。
除了威宏控股,洪永裕也身兼廣德集團董事長,總部位於大陸東莞,關係企業包括20多家上下游廠,一年生產包袋超過上千萬個,是全球前3大包袋製造業者,年營收最高達新台幣200億元。
洪永裕常常「救」公司,集團旗下20多家公司很多是被他從生死邊緣搶救回來的。他詼諧又犀利地比喻:「很多是在加護病房,通知明天要斷氣的,那種我們也收。像主要代工輕奢精品包的宏盛,我晚3天進去它就倒了。當時負債2,000多萬美元,管理也有問題,我花半年整頓。」
威宏這2、3年開始把精品包產線擴至柬埔寨廠,現在產量已與中國產線並駕齊驅。(洪永裕提供)
願意出手幫重症患者續命、納入麾下,主因是要增加事業體多元性。「企業要做成一顆球,不能是一個面。各個產業鏈都要有,都是一個點,點組成球,受攻擊時比較不容易死。」
讓一間公司從瀕死到恢復健康得先找出主要病因,「我們進去就是要很精確找到下藥的地方。比方說你現在沒有錢,廠商來要錢要不到,生產的料一定會delay給你或者不給你,這樣你交貨就不準,接下來又要賠錢,實際上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錢。」
解決錢的問題,靠得是平常經營與銀行的關係,除了長久以來建立的信用當基底,能賺錢也是重點,「我借1,000萬元,銀行知道我可以賺2,000萬元,他就會借。」瀕死企業很多也是組織架構、人事問題,洪永裕不隨意開鍘,「除非已經整個公司都腐爛掉了,才會從總經理到整個廠全部一次殺,但這機率非常小,只有柬埔寨有這樣。」
年初威宏併購運動包袋及高爾夫球袋生產製造商德御越南,力拚今年重返疫前水準。(洪永裕提供)
這些年,傳產紛紛轉進東南亞,洪永裕仍沒棄守中國城池,他深信「鐘擺效應」,「中國土地那麼大、人那麼多,你覺得現在是低點,但以後會不會回到高點?」但中美貿易戰開打、疫情爆發,卻也讓洪永裕思考,不只品項要多點經營,生產基地也是一樣。於是在越南、柬埔寨擴廠。
「柬埔寨現在產能快跟中國差不多,未來會再到印度、印尼。中國環境變化比大,我們希望不要撤,但要有備案。」疫情時期他幫公司reset訂出SOP、生產線半自動化,納入3D繪圖等,讓人力精簡、更快上手,也讓顧客能在最短時間看見成品。這些布局不只能止血,也能為持續壯大的事業版圖鋪路,「未來要建立類似中央廚房的架構,擴廠2、3天就可以投產。」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