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菜單裡的「橙醋穴子苗」,像冷麵般的迷你鰻苗雪白剔透、鮮滑咕溜,坐在板前的食客們以筷子挾起成串,林國鈞立即說:「要一隻隻吃懂它的美味,它不是麵啦。」果然是老師,明明正低頭忙出菜,眼一瞅就切換成教學模式。
【南台灣冒險主廚新開店2】 滿到年底的「和洋日本料理」 結合餐廳、和食教室和工作室多元功能

「和洋日本料理」是因著日料廚藝老師林國鈞的使命感而開,「因為台灣人很愛吃日料,但是壽司或拉麵只是一種類型,無法完整體現和食的多元性。」隨著學生們敲碗許願,林國鈞教學魂大爆發,終於打造結合餐廳、課程和工作室的空間,端出帶有季節感的無菜單日式料理。



夏季時我再次重返,菜單已跳脫第一季模式,回歸帶有地方色彩的傳統料理,像是反映出早期日本曾與西班牙、葡萄牙有貿易交流的「廣島牡蠣南蠻漬」,酸甜辛香;讚揚真味是淡的京都名物「松葉蟹南禪寺蒸」,豆腐裡的山藥、蟹肉和蒸蛋交融得濃郁綿密。



不迷信進口日本食材一定好,林國鈞認為:「和食的精神在尊重自然,要善用在地食材入菜。」像是台灣綠竹筍盛夏大出,他以精湛刀工切筍如細麵,搭配茗荷、醋橘的「藥味筍素麵」,營造有如在京都吃流水素麵的涼爽氛圍。



和食的有趣、藝術性和無限想像力,引領林國鈞在日料激戰區的台灣再創新局。我在採訪之後,林國鈞來訊補充:「和食傳承著『日本特有傳統』、『日本的鄉土民情與文化』、『尊重大自然及善用在地食材』3大特點。以當地時令季節蔬菜去烹調本有的味道來烹調;並使用醋、醬油、味噌、米霖、清酒等發酵調味料,以柴魚與昆布的高湯做出纖細的出汁表現優雅的調味。
林國鈞強調:「還有,要善用日本漂亮的食器盤、碗、缽來盛裝料理款待客人。利用使用當地食材做成的日本和食料理,也與各個季節的年中行事之間有著深刻的關聯,更是兼顧了營養均衡的健康飲食。」
除了是日料老師、主廚,林國鈞確實也是食器鑑賞家。在餐廳沒有對外開放的的3樓空間是有如倉庫般的食器區,從鐵架一路延伸到地面,疊放了成堆乾山風格的杯盤、華麗且纖細的清水燒、九谷燒繪皿和江戶切子水晶玻璃杯等,這些盤器都跟他設計的菜色相互搭配,讓每一道菜都像是一幅日式風情的小畫。


林國鈞走出教室,對客人敞開大門的餐廳像是一間和食教室,帶有知識性,型式勇於冒險,但他還是有一點點不開心,「我蠻難過坐在板前的客人都不提問,我好想分享對日料的想法。」
我試著從客人的角度回答:「或許大家正在享受料理,那樣的片刻無需言語。」林國鈞點點頭又說:「嗯…但是我還是很想多講些什麼。」好吧,來此用餐記得準備問題與主廚老師快問快答。


和洋日本料理
-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明哲路11號
- 電話:07-350-5208
- 營業時間:17:30~22:30,不固定公休。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 備註:採預約制無菜單料理,價格為1,800元/人、2,500元/人,每晚只提供9個席次。拍攝料理為示範菜單,不一定供應,需電話預約詢問。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