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連月被譽為「撤僑英雄」、社群平台湧入大量關懷與讚聲,37歲的外貿協會基輔台貿中心主任徐裕軒仍習慣維持低調。臉書上,他隻字未提撤僑艱辛,最後一篇公開長文,停在去年6月,他協助校對、編輯史上首本擁有烏語譯本的台灣小說《單車失竊記》在烏國出版,他受邀出席基輔國際書展,向烏克蘭讀者介紹這部長篇小說,與台灣的曲折歷史。
【一鏡到底】別再問我烏克蘭妹 徐裕軒
徐裕軒想回烏克蘭的家。他2010年至烏克蘭當交換學生1年,2018年起任基輔台貿中心主任4年,人生有將近1/7時間在烏國度過。他今年在烏俄戰爭烽火下協助撤僑,夏天回台,轉眼又啟程赴歐,準備入境烏克蘭。
他曾在超過20個烏克蘭家庭沙發衝浪,結識不同世代的烏克蘭友人。此刻他接受我們專訪,談他所認識的烏國人民群像—被時代拋棄的老街頭音樂家、不甘國家腐敗的年輕作家、一度刻意與他保持距離卻在台灣成為好友的漢學家—烏克蘭的面貌豐富多元,絕不只是正妹、戰爭、車諾比。
駐外足跡裡遇見父親
2月24日,俄羅斯進犯烏克蘭,在基輔任職4年的徐裕軒一夕變難民,為躲空襲,單日得進地下室5至6次。他規劃執行四波撤僑、進出邊境,其中一趟由他自駕,載3名國人穿過喀爾巴阡山,行過酷寒、槍砲、轟炸,順利將烏國僑民及其家屬共七十餘人,安頓至波蘭、斯洛伐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