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遊濱海4】眷村女子當自強 祖母格編織纏繞信義新村老故事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女子當自強」特展,在新媒材裝置之下,重新詮釋與轉化台灣50、60年代眷村女子的日常。
「女子當自強」特展,在新媒材裝置之下,重新詮釋與轉化台灣50、60年代眷村女子的日常。
造訪清水,午後可到「台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閒散,園區前身為空軍眷村「信義新村」,如今人去樓空,為延續眷村生活的場域脈絡,台中市政府找來藝術家進駐,希望在前人留下的空間裡激盪出新火花。
「台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前身是空軍眷舍信義新村,園區保留了部分眷村老建築。
隨著原住戶搬遷,眷村老屋閒置多年,如今藝術家進駐,再次有了新面貌。
找新的人來重新演繹眷村印象,也需要有人來說舊的故事,賈瑪莉就是最好人選。賈瑪莉從小在清水眷村長大,父親是空軍士官長,在「番芋家庭」長大,歷經過糧票的年代,電視劇裡演的就是賈瑪莉的童年日常。
賈瑪莉是清水眷村原住戶,因緣際會下重返信義新村,再次說起眷村故事。
進駐藝術家杜建衡巧妙陳列收集來的老物件,將45號房舍打造成「眷村味攝影棚」。
「別說整條巷子,清水七個眷村大家幾乎都認識,我現在進駐的五十五號房舍,就是我同學的老家,在那個年代大家都很苦,家家戶戶彼此幫忙,互相扶持長大。」賈瑪莉提起當年苦,臉上卻堆滿笑意。
展間「眷村那些事」打造復古的客廳情境,完整呈現早期眷村生活樣貌。
長大後,賈瑪莉曾任職F-5E戰鬥機技術員、空軍基地補給員、國小音樂老師,最後兜兜轉轉回到眷村,成立了「弦外織音藝術工作室」,進駐五十五號房,以織布為網,等待想聽眷村故事的人上鉤。
藝術家賈瑪莉成立「弦外織音藝術工作室」推廣纖維藝術、染織教學。
那日,我們就是自投羅網的訪客,她悠悠說著眷村記憶,我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以前的眷村女人真的都很堅韌,先生人在軍中,軍餉有限,又要養很多小孩,就只能手工、毛線、十字繡樣樣來,多少補貼家用。」不捨母親一人辛苦,懂事的孩子們也會一起幫忙,賈瑪莉也因此練就了一雙巧手。
古早年代靠手工編織、代工撐起一個家,逛展感受眷村媽媽們剛柔並濟的堅韌。
眷村媽媽們手都很巧,賈瑪莉也在耳濡目染下習得了好手藝。
聊起眷村客廳裡常見的祖母格編織,便是眷村媽媽們的智慧結晶,在毛線稀缺的年代,媽媽們會將破舊織物拆開,加以重複利用編織成小方格,再用針線縫合邊框,一塊塊拼湊成毯子、被子或是沙發套,不僅惜物,也能更有效利用生活瑣碎時間。賈瑪莉致力於推廣眷村文化,在工作室教授編織工藝,將眷村故事一針一線纏繞在祖母格中,代代傳承。
「祖母格」是眷村老一輩相傳的編織工法,在賈瑪莉開設的課程中,學得到鉤針技巧。
有貓、老屋、陽光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台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 地址:台中市清水區中社路信義巷41號 
  • 電話: 04-2627-4568
  • 開放時間: 09:30~17:3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園。 
  • 門票:免費入園

弦外織音藝術工作室

  • 地址:台中市清水區中社路信義巷55號
  • 電話: 0958-159-915 
  • 營業時間: 09:30~17:30,週一公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