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年末投資檢查4重點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主動選股的台股投資人,可在年末之際與單純進行指數投資表現相比,以檢視自己的投資績效。
主動選股的台股投資人,可在年末之際與單純進行指數投資表現相比,以檢視自己的投資績效。
年末是檢查投資組合的好時機。首先,在每年的最後一個營業日,紀錄當時的投資部位總價值,然後計算從前一年年底,到這一年年底的增減,就可以知道投資組合的表現。

先算賺賠 再比對指數

譬如去年年底,投資部位價值是400萬元,到了今年年底來到500萬元。而你今年自行投入了20萬元,就能清楚知道,過去一年這100萬元的成長,80萬元來自獲利。這方法不僅可以用在整體投資部位,還可用在更細部位的檢視,如投資組合中,股票與債券部位的表現如何,台股部位與國際股市部位是賺是賠。
再來就是跟對應市場指數比較。這是主動選股投資人應進行的回顧,譬如你主動挑選特定上市公司股票組成台股部位,過去一年表現如何?跟單純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如富邦台50(006208)相比,是領先還是落後?假如選股範圍主要是中小型類股,那可以跟追蹤中型股指數的元大台灣中型100(0051)進行比較。
使用特定策略ETF也該進行比較。如買進高股息ETF或特定產業ETF的投資人,要知道這樣偏重股息與特定產業投資策略,是否有比單純投資全市場帶來更好的報酬。投資主要目的是賺錢,採用特定策略去挑選股票,卻長期大幅度落後單純的市場報酬,是需要留意的警訊。
第三,基金與ETF投資人也要進行定期檢視。假如是使用基金或ETF進行指數化投資,需留意標的追蹤的指數是否有更改,內扣總開銷跟前一年相比的變化,以及這一年是否有做好追蹤指數的工作。

留心異動 股債再平衡

對於使用主動型基金的投資人,除了要注意內扣費用之外,還要留心這一年是否有經理人的更動,因為經理人異動可能帶來投資策略與風格的變化。
最後,可利用年末進行再平衡。再平衡是資產配置需定期執行的工作,假如有新的資金要進場,可將其投入比重偏低的資產類別。像是投資人預設股債比是80:20,到了年底,因為股市表現較好,變成股債比82:18,債券比率低於預設的20%,這時就可以將新資金投入債券,回到80:20的配置。
若發現靠自己新投入的資金,無法將債券拉高到20%,這時就需要將股票部位賣出一些,轉進債券,藉此回復到80:20的比重。
定期檢視投資組合與工具狀態,是必要的工作,而年底是進行投資回顧與檢查的最好時機。

綠角

財經作家,著有《綠角的基金八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等書。自2006年起在「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投資心得與看法,是台灣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的倡議者。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