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每年9月週週進場買 教授靠美股3年賺70%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李修全研究美股指數的輪動與規律,一年只在特定月分買進美股,近3年績效最高達7成。
李修全研究美股指數的輪動與規律,一年只在特定月分買進美股,近3年績效最高達7成。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對李修全來說,一檔個股賺得快,一籃子股票卻能賺得久;2020年才接觸指數投資的他,透過同月分效應,1年只在特定月分買進美股,近3年績效超過4成,最高一度賺到70%。他將這套簡單無腦投資策略,推廣給在金融業上班的學生,令同學們驚呼:真是相見恨晚!
開始採訪前,銘傳大學財務金融系系主任李修全先打開電腦及顯示器,秀出他撰寫的投資程式,螢幕上是一個矩陣圖,橫軸為1到12月,縱軸則是年分,從2014到2024年,儲存格紅紅綠綠,上面還有數字。「看得出來這是什麼嗎?」他劈頭就問。
原來矩陣圖與美股漲跌有關。李修全透露,目前資產配置比重,現金約20%,其餘全是股票,沒有債券部位。
20250221money002 (4)_2025-02-21.jpg

同月分效應 找相對低點

他說明:「股票資產中有50%在台股,50%在美股,台股部分已不會再加碼,但美股還會持續投入,且一年當中,我只會在9月買進美股!」
李修全表示,自2022上半年起,他就陸續將台股部位轉移至美股,買進美國指數型ETF。「當時,我研究美股四大指數的輪動與規律,並將此寫成投資程式,也就是簡單地使用同月分效應,建構買入時機;這套程式除了自用,也讓學生使用。」
20250221money002 (1)_2025-02-21.jpg
根據過去5至10年統計,美國標普500指數全年下跌機率最高的時間點是9月。(翻攝紐約證交所臉書)
他指著螢幕解釋,所謂「同月分效應」,說白了就是利用市場的歷史資料,觀察指數在相同月分上漲及下跌的機率,只要找出下跌機率最高的月分,就可選在股價相對低檔時進場,買在較安全的價位。
「以美國標普500指數為例,據過去5年、10年統計,全年下跌機率最高、股價表現最弱的時間點是9月,其次是4到5月;如果以日期做統計,每個月的11日至20日,表現也會相對弱。」而李修全就是挑在全年指數最弱時進場,其他時間只看不動,一旦進場就只買不賣。
談到資金投入方式,他表示,9月是他全年建立持股的時機,原則上會每週買,資金分四批投入;若手上有閒錢,就以3天、5天的固定頻率投入;或想要湊個整數,10月續跌也會再加碼買進。

國內ETF 輕鬆買美股

攤開其美股配置,包括約占50%的00830(國泰費城半導體)、25%的00646(元大S&P500)及25%的00662(富邦NASDAQ);有趣的是,李修全是簡單透過國內掛牌ETF,將美股三大指數一網打盡,全面參與美國經濟成長。「近3年來,透過這樣的方式布局美股,報酬率最高曾達70%,後來漲多修正,目前總報酬率仍有約4成,獲利達7位數。」
他坦言,因為買的是指數,所以選在最差月分進場也不怕,甚至因為買到相對便宜價位,進場後不久,就能看到6至7%的報酬率,心理負擔也不大。
至於台股,目前手邊除了少部位的0050(元大台灣50)外,布局重點以醫療股、食品股及金融特別股為主。
20250221money002 (7)_2025-02-21.jpg
洗腎人口增長,血液透析相關耗材需求大。(翻攝慈濟醫院網站)
他分享:「某天老婆看報紙,突然對高齡社會長照需求有感而發,便要我特別留意醫療股佳醫;後來研究發現,台灣人愛喝含糖飲料,洗腎人口持續增長,血液透析相關耗材、長照保養應是未來趨勢,屬剛性需求,就將佳醫納入台股核心,打算長期持有。」
20250221money002 (6)_2025-02-21.jpg
國泰金特別股波動平穩、配息穩定,李修全將其當作逢低加碼的資金水庫。
另外像是國泰金特別股,股價波動平穩,每年固定配息,年殖利率3%以上,配置目的在當作定存替代。「目前銀行短期定存利率約1.7%,金融特別股利率多了1倍,且當市場大跌時,能發揮良好的抗波動效果,也可作為我逢低加碼的資金水庫。」李修全補充。
舉例來說,2024年8月5日台股重挫,創史上最大跌幅8.35%,指數下跌逾1800點,當天國泰金特別股高低震盪在0.5元以內,就可趁機賣出,然後在市場上大撿其他便宜貨,「重點是手邊有錢時,一定要記得把賣掉的部位再補回。」
20250221money002 (8)_2025-02-21.jpg
李修全相信透過指數投資,就能賺到足夠一生使用的財富。

降個股投資 跟著指數走

事實上,2020是李修全的投資關鍵年。在此之前,他以個股投資為主,偶爾搭配期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短線進出,報酬率雖差強人意,但財富累積效果有限;因為單一個股風險考量,投入的本金始終不敢放大,直到疫情期間接觸到指數投資理念,他才開始著手建立相關部位。
「只要經濟成長,指數也會跟著成長,這是非常簡單且可行的投資方法。」基於學者研究精神,李修全在真正進行指數投資前,還謹慎地從美國財金教授Kenneth R.French網站,抓取美股歷史資料進行分析。
他發現,美國大盤從1926年起,單筆投入年報酬率約10%,且不論在哪個時點投入,只要持有期間拉長到5年以上,賠錢機率就會大幅下滑。「雖然已有不少研究實證,但基於學者精神,我還是做了簡單測試,後來對指數投資更篤定後,就以0050為起手式,一路從80買到100元。」

大部位布局 耐心放長線

他的學生小許目前在券商財富管理部門服務,原本就有投資習慣,多以基金為主;在職進修後,深受李修全影響,4年前開始以指數投資為重心。「記得老師苦口婆心,要全班同學長期定時定額買0050時,股價才80元,看看現在價位,當初沒聽老師話的人,一定很後悔。」
20250221money002 (5)_2025-02-21.jpg
2020年疫情期間,李修全以0050為指數投資起手式,80元買到100元。
同樣在金融業工作的鍾先生,投資行為也因李修全而大轉變。「以前投資個股,都以高頻交易、短線進出為主;後來在教授帶領下,藉由四季投資理論及大量歷史數據,建立一套投資準則,光是這樣就能獲得穩健的報酬,簡單到令人不可置信,不但大幅降低過去投資風險,還能持續穩定滾大財富。」
李修全以過來人經驗吐露實情:「金融海嘯那年,我剛到學校教書,期間買房、結婚,能投入的本金不多。當時也有想要一夜致富的心態,積極利用期權商品短線進出,雖然報酬率看似不錯,但整體財富提升有限,就是因為不敢重押。」
反觀這3年,他體悟出指數投資的核心價值在時間及信念,敢大部位布局,雖然獲利率看起來沒很令人興奮,絕對金額的膨脹卻相對可觀。「因為我深信美國經濟會持續成長,所以大跌大買,再透過長期持有的時間複利效果累積資產;如此簡單無腦,反而能賺到足夠一生使用的財富。」
20250221money002 (3)_2025-02-21.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