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川普關稅引爆美債危機 國安基金備戰美中貿易新角力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美、中二大強權互不相讓,貿易戰一觸即發。(達志影像)
美、中二大強權互不相讓,貿易戰一觸即發。(達志影像)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未料,實施不到24小時就急轉彎,讓全球金融市場大洗三溫暖,本刊調查,川普轉彎關鍵肇因於美債暴跌,拋售潮恐讓美國破產。「美債殖利率大幅震盪是川普政策轉彎的理由之一。」央行總裁楊金龍證實。為因應川普一變再變的關稅政策,上週賴政府除緊急與美溝通,並進入首輪談判外,也啟動國安基金護盤,全力拉抬權值股穩定台股。不過,隨著美中兩強新一波角力戰升溫,專家警告,接下來投資人仍該謹慎為上。
「前一天晚上已進行了談判,過程順利。」上週末(12日),總統賴清德透露,台灣已進入美國對等關稅談判首波名單。時隔一天,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公告,包括手機、電腦、晶片等20多項關稅豁免清單,等於讓包括iPhone等在中國生產的美國科技商品暫時逃過一劫,週一(14日)台股早盤因此大漲站回2萬大關,卻因川普一句豁免清單是假新聞,終場小跌15點作收,讓股民們大洗三溫暖。
20250414fin001 (2)_2025-04-15.jpg
為因應美國關稅,總統賴清德親自喊話不用恐慌。(翻攝總綷府Flickr)

美債大暴跌 川普急轉彎

不過,川普雖暫緩75國關稅措施90天,但對於強硬提高關稅反制川普的中國,稅非但沒減少,還加徵至145%,「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我們為了糾正不公平貿易逆差與非貨幣貿易壁壘所設的關稅措施,尤其是中國。」川普再發狠話,等於新一波美中貿易大戰正式開打。
為穩定國內經濟,避免在中美貿易戰中受傷慘烈,賴政府全面動起來,除積極和美方展開談判外,更第九度出動國安基金護盤。讓台股從上週最低的17,306點,一路回彈至本週一的19,513點。
20250414fin001 (3)_2025-04-15.jpg
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也讓台股大洗三溫暖。
本刊調查,國安基金會史無前例在1萬7千點的台股高點護盤,關鍵在關稅海嘯,已讓國內投資信心嚴重不足,造成流動性問題,加上新一波美中貿易戰正在升溫,已構成「非經濟因素」的啟動要件。「國安基金進場是點火,穩定軍心,穩定盤面將會以權值股為優先。」財金官員私下透露。「目前可動用資金高達兆元,將盡全力用有限資源穩定股市,提振投資人信心。」
「從籌碼面來看,最具指標性的台積電,台銀證券、兆豐都已進場護盤,上週買超2,563張;聯發科也成為護盤標的,台銀證、第一金也都進場買超875張。」一名券商高層觀察。
20250414fin001 (13)_2025-04-15.jpg
國安基金出動護台股,讓股民稍微安心。但各界好奇,川普為何在對等關稅政策上路不到24小時後,就急轉彎喊卡?關鍵在於向來被視為「資金避風港」的美債,竟與股市同時暴跌下挫,讓好大喜功的川普,不得不緊急剎車。
20250414fin001 (4)_2025-04-15.jpg
川普推對等關稅不到24小時就喊卡,全因美債出現拋售潮。(圖片來源:New York Stock Exchange)
原來,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美國罕見出現了股、債雙殺局面,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大漲40個基點,市場傳出包括中國、日本,甚至華爾街都湧現美債拋售潮,讓美國財政部大為緊張,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因此直接對川普表達擔憂,促使川普轉向。「川普可讓股市崩盤,但債券市場崩潰,使他必須取消關稅。」摩根大通前全球策略長寇朗維克說。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院答詢時也證實,「美債殖利率大幅震盪是川普政策轉彎理由之一。」

若掀拋售潮 美面臨破產

為何美債對全球金融市場動見觀瞻?說穿了,美國公債被視為全球「最安全資產」,也是全球金融體系基石,不只投資人為求穩定而購買美債,各國政府也都持有美債,截至元月底,美債最大持有者是日本政府,持有1.08兆美元;其次是中國,持有7,610億美元;英國排第三,持7,230億美元;台灣則持有2,820億美元,排名第11。
20250414fin001 (6)_2025-04-15.jpg
美國股債雙殺引起美財政首長緊張,也讓美國經濟後市備受擔憂。(圖片來源: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美債若出現集體拋售,問題就大條了!川普對等關稅,得罪歐、亞盟友,中國大量拋售美債,若其他國家跟進拋售美債,美元恐怕會崩潰,面對龐大債務,一旦償還能力不足,就怕引發系統性風險,美國將面臨破產危機。」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示警。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更直言,「美國財政壓力很大,今年6月有高達約6兆美元的短債要到期,這是川普要課關稅的原因。事實上,川普課徵高關稅得罪金主、中低收入和中產階級所有人,並沒有真正拯救美國人。」
美債拋售壓力逼川普轉彎,各國也緊急和美國談判,「推估這次美國就是要求各國將持有美國公債短債轉換為20年以上長債,再加上關稅、各國朝貢,就能解決美國短期財務危機。」王健全分析。
20250414fin001 (5)_2025-04-15.jpg
對於台美談判,國內財金官員稱美債是談判策略之一。
事實上,美債也是台灣談判籌碼之一,楊金龍不諱言,「若談判時,美債可做為談判籌碼之一。央行持美債都是長期持有,對美國融資成本降低有貢獻,央行買美債不會買了再拋售,是持有至到期。」

傳產業叫苦 科技業觀望

美債大跌,讓川普政策急轉彎,還給了各國基礎關稅10%,以及90天的寬限期。隨後又拋出包括電腦、智慧型手機及晶片等「豁免清單」,新規同時適用於中國,等於替蘋果、輝達等美國科技巨頭開了活路,但豁免令不到48小時,川普又跳出來否認,相關產品仍適用現有的20%芬太尼關稅,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則表示,這些豁免只是過渡性安排。半導體、手機與筆電等關稅將「一至兩個月後實施」,即便當下暫停,遲早還是要回來。
一位上市電子業負責人表示,「部分電子業可暫時豁免,沒法豁免的傳產就慘了。」他強調,「川普只是替美商供應鏈移出中國提供過渡期,未來代工廠必須擴大印度、東南亞和墨西哥製造,逐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想做美國生意就須加速與中國脫鉤,否則就要面對高關稅。
20250414fin001 (7)_2025-04-15.jpg
川普給90天寬限期關稅政策,讓蘋果加速降低對中國依賴。
川普關稅政策一夕數變,本刊調查,國內業者反應不一,傳產業個個叫苦連天,科技業則觀望居多,短暫受惠的僅航運、空運業者,「川普根本就是搶匪,紡織業毛利不高,川普政策又反覆,很多大廠都抽單。」一名外銷美國為主的紡織大廠老闆娘痛批。
大受衝擊的汽車零組件、工具機業者也坦言,「我們還面臨供應鏈停擺、缺工、物流不穩等問題,就算有90天的緩衝期也緩不濟急。」業者更擔心的是,一旦美中築起關稅壁壘,接下來中國原本銷往美國的商品,都將氾濫到其他市場。「這對從事外銷的台商來說,絕對是空前的災難。」
20250414fin001 (9)_2025-04-15.jpg
雖然川普開出關稅90天寬限期,但國內傳產業者反應冷淡。
相對傳產業憂心忡忡,海運、空運等物流業者則出現兩樣情,空運業者透露,不少客戶爭相詢問艙位情況,「整個市場亂糟糟」;海運業者也表示,川普態度反覆,東南亞廠商爭相利用90天的逃難通道,大量出貨,貨艙供不應求,「以前是看天吃飯,現在變成看川普吃飯。」
20250414fin001 (10)_2025-04-15.jpg
川普開出關稅90天寬限期,讓海、空運業者意外受惠。

政府降稅率 助企業脫困

川普開出90天寬限期,科技業也出現急單。本刊調查,上下游明顯兩樣情,像光學鏡頭龍頭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直言,「沒看到提前拉貨現象,4月拉貨動能低於3月,5月也低於4月。」另一名半導體廠商也透露,「雖有90天的緩衝,但是關稅談判進度沒有那麼快,客戶並未要求提前出貨。」
但部分台灣工業電腦、晶片廠傳出,客戶要求交貨加快,「就是希望在90天關稅的緩衝期內出貨,避免被課徵到更多關稅。」代工業者透露,「川普說變就變,雖已開了部分豁免清單,但接下來還要對半導體課稅,客戶希望交貨進度提前。」
20250414fin001 (8)_2025-04-15.jpg
台積電赴美投資,也是台美關稅談判的關鍵籌碼之一。(翻攝自白宮X平台)
就在川普對等關稅實施前,的確出現逃命拉貨潮,像是4月2日前,蘋果就派出包機從中國與印度兩地空運數百萬支iPhone回美國。據財政部統計,3月台灣出口金額495.7億美元,創下歷史單月新高,累計前3月出口金額高達1295.8億美元,同樣創下歷史最高。
政府又該如何面對變局?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向本刊表示,「目前一切都是未知數,政府應立即調降企業貨物稅、營所稅等稅率,讓企業能撐到明年美國期中選舉,才有機會迎來轉機。特別是中小企業,首先要面臨掉單、員工放無薪假、歇業,無數勞工得面臨裁員危機。」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建議,「台灣無法和美國對幹,只能擴大對美採購,統合民間、政府戰力,同時重新審視台積電對美投資,先別把底牌率先掀給美國看。」
各界也擔心美中兩大強權貿易戰再起,恐怕也會衝擊台灣,王健全坦言,中、美合計占全球GDP二分之一,「一旦開打,對全球經濟是雪上加霜,美國大部消費品都從中國進口,全球經濟恐怕會衰退1、2個百分點。」
素有台股多頭總司令之稱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指出,現在中國態度強硬,兩強開打,最終美國企業、消費者都會受傷,「屆時美國會受到相當衝擊。」
20250414fin001 (11)_2025-04-15.jpg
有台股多頭總司令之稱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提醒投資人回歸基本面。

短線搶反彈 以美股優先

而展望投資後市,張錫坦言,美債對全球投資人仍具吸引力,「畢竟全球還是以美元為貨幣為交換基準,美債看來還是相對安全;投資人要回歸基本面,台灣以離岸加工、代工製造為主,唯一要擔憂是終端銷售受影響。可考慮配息穩定、高股息企業,留部分現金等低檔,進場撿本質好個股,如台積電、金融股。」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建議,「接下來景氣不是太好,投資人短期不要亂殺股票,等跌深時可以進場觀察,跟隨國安基金腳步,挑選權值股;至於債市,則要觀察殖利率,只要川普不再作亂就可。」
一位外資分析師也建議,「短線搶反彈,建議美股優先;台股雖反彈有望,但台股前段時間狂跌,應會加速去槓桿,交易量恐怕會萎縮。」另位資深會計師提醒,「台股短線賣壓仍大,中期來看,資金會轉向國際大企業。」
20250414fin001 (12)_2025-04-15.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