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12:08 臺北時間

綠光劇團全面轉型 打造劇場產業新生態鏈

mm-logo
娛樂
綠光創藝集結旗下綠光劇團、C MUSICAL 與嚎哮排演三劇團推新戲。(綠光創藝提供)
綠光創藝集結旗下綠光劇團、C MUSICAL 與嚎哮排演三劇團推新戲。(綠光創藝提供)
綠光劇團走過三十年歷程,不僅透過《人間條件》系列建立起全民熟悉的舞台語言,更藉《台灣文學劇場》《世界文學劇場》等作品讓劇場成為台灣文化的具象表現。近年轉型錄光創藝,宣布轉型蛻變,將打造劇場生態鏈,為未來三十年鋪路。
導演吳念真坦言,過去的語言與價值觀已難與新世代共鳴,創作者必須主動調整內容節奏與觀點,才能回應當代觀眾的期待,而這正是綠光創藝投入資源、培育團隊的起點。這次綠光創藝集結旗下綠光劇團、C MUSICAL 與嚎哮排演,推出《八月,在我家》《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小王子》等新作,同時引進韓國Top10音樂劇內容,試圖從內容開發、觀眾經營到商業運作,打造劇場的新基礎建設。
20250807ent004
C MUSICAL藝術總監張芯慈(中)、 《小王子》演員徐鈞浩(中後)、《砰——》演員 鐘政均(左)、《My Bucket List》演員 劉子銓(右)。(綠光創藝提供)
董事雷輝則進一步指出,未來劇場不能再侷限於熟客市場,必須積極拓展「從未進過劇場」的新觀眾族群。他強調,這並非拋棄原有觀眾,而是讓劇場具備永續生命力的必經之路。綠光創藝也將資源導入潛力團隊與原創內容,建立長線巡演模式,讓好戲不再曇花一現,並協助創作者從孤軍奮戰走向體制支持的創作環境。
20250807ent004
導演吳念真坦言:「觀眾不進劇場,是內容沒打中他們。」(綠光創藝提供)
從C MUSICAL到嚎哮排演,皆在此次轉型中獲得實質資源挹注。張芯慈坦言,C MUSICAL成立11年,首次感受到「有靠山的力量」;嚎哮排演則感謝綠光讓原以為落幕的作品重生。綠光總經理王芝方強調,他們與團隊之間不只是投資關係,而是內容、行銷與觀眾的整合型平台。這份共生理念,也正是綠光創藝欲實踐的目標,以三十年經驗為土壤,與新世代創作一同開出劇場產業的未來之花。
更新時間|2025.08.07 12:0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