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焦點/823後重整隊形拚止血 賴領導風格難解綠營焦慮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總統賴清德力圖率民進黨展開新篇章。(鏡報李智為)
總統賴清德力圖率民進黨展開新篇章。(鏡報李智為)
立法院新會期本週登場,民進黨政府在823罷免後重整隊形,但黨內焦慮並未因此徹底消散。本刊調查,賴清德雖然親自督導溝通機制,恢復府院黨團每日輿情會議,由黨祕書長徐國勇領軍,並要求強化政策包裝、打通訊息通路,展現強勢主導意志,但綠營人士憂心,戰術調整或能止血,真正的隱憂仍在於賴清德一貫的領導風格,團隊作戰與政策討論氣氛難成形,是執政新團隊要克服的問題。
賴政府改組內閣,新任政院祕書長張惇涵上任首重溝通、論述,雷厲風行的作風立刻讓各部會有感。8月底新內閣上路前夕,張親自致電所有部會首長,取代過去的「內閣共識營」,有部長到晚上7、8點還接到他的電話,張要求對外回應時事須及時、扼要,更要各部會提報「五五五─五大亮點政策、五大待解問題、五大將推政策」,快速抓出各部會的施政推進議程與重點。
20250915inv013
內閣改組布局考量因應對等關稅,派行政院祕書長龔明鑫出任經濟部長。(鏡報林煒凱)

輿情團隊 重整績效

為了響應賴清德在823後宣示的「調整施政順序」,及卓榮泰要求「推動人民有感施政」,張惇涵在上任後的首次院會前,抓出三大青年婚育相關政策,要求部會將這些已討論有一定共識的議題加速出菜,在短短幾天內密集與相關部會開會討論行政配套工作,最終順利於9月3日的院會推出「青年優先三重奏」,放寬新青安規範、育嬰彈性休假及婚育宅加碼。
儘管政院加強精研政策菜式,但基層能否接受知悉、有感?仍是執政團隊的一大考驗。據掌握,賴清德在大罷免結束後,曾親自召集府、院、黨、黨團的輿情幹部,重新了解團隊的橫向溝通機制,促使團隊溝通聯繫更順暢。在賴的要求下,823後每天一早府、院、黨、黨團的輿情會議「再度恢復」聯合線上召開,並由黨祕書長徐國勇親自督軍,收攏攻防議題。
20250915inv013
行政院13日邀縣市談財劃法,祕書長張惇涵會前親自受訪。(鏡報李鍾泉)
對於輿情團隊的重新整隊,綠委指出,過去確實很多攻防議題,行政部門的說明資料都姍姍來遲,早上9點媒體都在立法院堵訪一輪了,資料還不見得有傳來,甚至國民黨團記者會開完、罵完,民進黨團這邊才趕快去問行政部門怎麼回;如今改善不少,不少重要議題的談參,一大早、甚至前一晚就出現在黨團群組,行政院副祕書長阮昭雄也在群組裡扮演立院與黨團溝通的橋梁。
過去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被政論節目形容是「府院黨的發言人」「整個政府只有吳思瑤在打仗」,媒體不管府、院還是黨的議題都問她,如今發言角色也強化落實分工,增加府院發言人出面接受堵訪的頻率。

黨務座談 議題神祕

多名執政團隊成員不約而同指出,近來高層積極關注如何打開訊息通路,賴清德在與各縣市地方公職的黨務座談、全國主委會議,及日前跟青年議員的座談中,都一再要求全國黨公職多幫忙宣傳政府政績、政策。
「最近總統親自參與的會議都開超時,例如黨務座談與會議員們甚至會發言到第三輪。」一位黨政幕僚表示,很多地方議員在黨務座談上焦慮提到,中央的訊息傳達不清楚,在第一線很難替政策辯護,中央則驚訝於每週至少會在週三中常會、週四行政院會談及當前的施政方向、回應重大議題,黨副祕書長何博文也說,黨部官網都有最新議題回應新聞稿和闢謠專區,未料這都非基層公職接收訊息的管道,顯示中央、地方很需要坐下來好好重新對焦。
20250915inv013
賴清德(左)請徐國勇(右)親自督軍執政團隊的輿情晨會。(民進黨提供)
外界有質疑聲音認為這次下鄉黨務座談搞神祕、不開放,該名黨政幕僚說,其實這次黨務座談形式採圓桌的便當會,讓主席與議員們面對面交流,談的議題都涉及戰術層面,自然不適合對外公開。

領導風格 陸戰思維

即便執政高層致力強化政策包裝、打通訊息通路,但仍有不少黨內人士持保留態度,有資深派系幹部就質疑,難道高層認為到目前為止遇到的問題,都是論述上的失敗、無關執政好壞,「不是不會做事,只是不會講話而已嗎?」
20250915inv013
賴清德選後宣示調整施政順序,要將重心放在照顧青年等4大優先。
另名青壯派的黨公職則舉例表示:「如果蘋果手機賣不好,難道是門市人員不夠努力賣?」他說,或許賴清德過去在台南執政的經驗,政策就是市長下達命令,下到各局處,再貫徹到村里長去協助推動就可以;但國政宣傳的邏輯不是這樣一條鞭模式可以下達到基層,也不是每個黨籍議員幫忙轉傳圖卡、跑攤多說明,就可以讓政策被知悉、使民眾有感。否則民眾黨有多少議員?他們高喊司法迫害、柯文哲獲高度同情,難道是靠白營發言人說破嘴、白營議員傳圖卡就可以的嗎?「這種宣傳模式仍舊停留在很傳統的陸戰思維。」
再者,8日柯文哲交保當天,民進黨端出賴清德專訪大菜對撞,當天柯文哲交保的直播多少人看?賴清德專訪又多少人看?就算當天全黨公職賣力把專訪新聞轉傳出去好了,達到的效果又是如何?
20250915inv013
大罷免後的內閣改組仍餘波盪漾。(鏡報李智為)
多位黨內人士談到如今民進黨執政現況都說,賴清德確實很認真、很努力、自我要求很高、政策數據張口就來,但談到賴的領導風格,大家也不約而同發出感嘆。事實上,賴清德從去年520首次組閣到此次小改組的過程中,始終不吝展現其主導權,去年組閣時,媒體報導賴的閣揆口袋名單「有六人」,甚至排序將卓榮泰列在最後一名,令黨內驚愕;而第一次卓內閣中,不少部長都與賴關係密切,有讀書會、台南幫等,甚至傳出有部長直接嗆立委「我是總統找來的」,讓「卓榮泰叫不動閣員」的耳語一直在黨內流傳。

重大政策 難改定見

此次改組過程中,「賴清德親電留任鄭英耀」「邱泰源被卓約見拒寫辭職信、積極求見賴總統」等媒體報導也都讓卓頗為難堪。大罷免後,卓成為外界究責對象之一,他二度向賴請辭都被慰留,賴盼卓一起拚過對等關稅談判這個影響深廣的重大挑戰,儘管如此,卓一度難掩心灰意冷,還曾經在對業界的餐敘中吐露心跡。
20250915inv013
新內閣上路首週力拚有感施政,端出放寬新青安貸款額度等3大青年減壓政策。
不過,近賴幕僚私下極力替卓辯護,強調賴卓互動密切、每週頻繁共同開會,並指政院先前決策被認為不明快,實是卡在兩院溝通,期待新會期新隊形能讓事情更順利。然而,有執政高層透露,近來的黨務座談看似廣納戰術建言,但其實賴對重大政策戰略方向一旦有定見就極難扭轉,最近內部會議中,願當烏鴉的人越來越少,甚至曾與民進黨同行的議題團體也感到灰心挫折。黨內認為,賴對於執政團隊最內圈的領導方式相當關鍵。未來,他能否改變風格,是改組後團隊運作能否順利的關鍵。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