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不用3C的院士 楊儒賓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楊儒賓的研究室如同書堆,雖然雜亂,但每一本書放在哪裡,他都記得清楚。
楊儒賓的研究室如同書堆,雖然雜亂,但每一本書放在哪裡,他都記得清楚。
AI、演算法影響世界的時代,在新竹這個科技重鎮,竟然有一位教授,從不用電腦、手機和冷氣。
中研院院士楊儒賓,堅持抵抗現代文明,不讓科技對他有所干擾。他彷彿古人,這輩子都活在哲學與文學裡。
對他來說,這文明的走向,是否與人的價值一致?「非常值得懷疑。」
20250915pol001
楊儒賓解讀文物上的歷史典故時,神情很是專注。
眼前老人滿頭白髮,一身漢服,端的是仙風道骨,頗像武俠小說裡痴迷於武功心法,長年埋首於藏經閣的老人。只見老人古籍卷軸抱個滿懷,說整理了好幾件收藏的物事,稍晚要捐給清華大學來著。「一起翻翻看,玩一玩。」老人笑呵呵,雙眼充滿狂熱地這件講講、那件講講,從清朝時的台灣地圖,講當時台灣島東部還沒有納入版圖,因此只有西部;講一張作保文件,是同盟會黃興推翻清朝、革命成功,要組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沒錢,於是張季直向日本銀行借錢。話題開了,諸多民國人物的名字漫天飛舞。
等等,張大千?我們問。「對,真跡。」富士比創下新台幣9億元高價的張大千?我們眼睛一亮,很世俗,老人不介意,談興更濃,說此古冊乃張大千日本留學,畢業時和同學們題字留念,與之齊名被稱為南張北溥的溥心畬,也是當時同學。「很多人都不知道2人曾經是同學呀。」

中研院院士 楊儒賓

  • 出生:1956年
  • 學歷:台大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 經歷:曾任清大中文系教授,現為清大哲學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第34屆院士
  • 著作:《儒家身體觀》《儒門內的莊子》《1949禮讚》《多少蓬萊舊事》《思考中華民國》

新儒家學者 不用電腦靠人腦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9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