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相人間/人過中年不英雄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遙望遠方,雖然老了、世故了,但楊儒門內心還是常為了農業而感到憤怒。
遙望遠方,雖然老了、世故了,但楊儒門內心還是常為了農業而感到憤怒。
6年前,因為常從台北天母跑到新北貢寮潛水,身邊的人罵楊儒門不務正業,他便於新北金山區做食農教育、農村體驗,推廣友善稻米契作,3年前更在金山買下一棟老屋,定居在這裡,看天色、巡田水,養雞養鴨種水果。
25歲時的他,桀驁不馴,對社會不公感到憤怒,為抗議國外稻米進口影響農民生計,製作炸彈擺放街頭,隔年自首入獄,後在社會輿論的同情下,獲得特赦,有了英雄光環。
當年那個憤怒的農業英雄已然中年,成了家,有2個女兒,社會百態、人情冷暖看過一輪,桀驁不再,回顧當年覺得:「社會對我太好。」對農業的理念,他仍是強硬分子,但做人處事,已然很世故了。
談到今年美國關稅談判,47歲的楊儒門憂心農業又成為談判籌碼,稻米若是被美國以零關稅傾銷,產業結構一旦破壞,幾乎不可能恢復。「你說美國米台灣人吃不習慣?不對。現在美國種的米,品種跟台灣是一樣的,而且說不定比台灣好吃,是台灣人去種的,叛徒都一定是自己人啦。」
20250915pol002
他幹譙了起來,「東南亞的茶進口來台灣,就是台灣人去種的,不然幹拎娘東南亞怎麼會種?中國人怎麼有辦法種?」他提起海地這個國家,因美國傾銷,水稻沒人種,後來糧食無法自給自足,又說起台灣白肉雞、蛋雞的種源現在被國外控制,「以前一隻小雞二、三塊,現在他媽的一隻四、五十塊,我們育種這部分被破壞了,種公種母都是進口。」

千萬不要以為你是白米炸彈客,人家就會跟你合作

那股談話中的憤怒感,讓人想到年輕時的他。2003年,有感於阿公與外公種田辛苦、社會不公,為抗議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放稻米進口影響農民生計,25歲的他陸續製作17顆無殺傷力的炸彈,多次放置街頭,炸彈裡頭混雜白米,貼上紙條「不要進口稻米,政府要照顧人民」,還投書媒體希望立委認養一萬名貧童,因此被稱為「白米炸彈客」。
隔年他自首入獄,二審判刑5年10個月。入獄期間,他還曾為了香港召開的世貿會議絕食6天。
20250915pol002
陸續擺放17顆炸彈引起全國矚目後,楊儒門(中)最後選擇自首。(中央社)
楊儒門穿上雨鞋,帶我們去巡田水,在農友契作的稻田中,他抓了一把稻米,要我們像磕瓜子那樣,去掉稻殼,測試成熟度,「若咬下去感覺脆脆的,成熟度就夠。」採訪這天,南部才剛經歷颱風,農業損失嚴重,他慶幸颱風沒有轉來北部,「去年這邊淹大水,幸好是收成過後。」過幾天,有六間金山學校的學生要來體驗割稻。
他原本住在台北天母,經營248農學市集,為小農做產銷平台。由於喜歡去新北貢寮潛水,常經過金山,他看見平原、梯田、遠方的七星山,覺得太美,決定在這個地方做些事。「因為我去潛水,別人都說我不務正業。」他在這裡辦農村體驗、食農教育活動,六年前開始推廣友善耕作,不使用農藥,向當地農友們契作稻米。三年前,他在這裡買下獨棟老屋,大女兒也轉學到金山高中,顯然是要安居於此了。
20250915pol002
楊儒門買下的金山老屋,前身是柑仔店,他買下後仍以此命名,並販賣農產品。
問他一個外地人來到這,白米炸彈客這頭銜可有幫助?他大笑,說花了二年的時間才融入,「千萬不要以為你是白米炸彈客,人家就會跟你合作,我穿拖鞋又騎一台很爛的摩托車,人家跟我契作還怕我不給錢哩。」

特赦出獄那天不開心,覺得很賭爛,現在老了,世故了,懂得感謝每一個人

談到農村人口外流,楊儒門說:「日本、台灣都講地方創生,但是大家都沒有討論到,能不能變現?如果能養家活口,才有辦法留住人。」他顯得很務實,嘮叨起許多年輕人返鄉務農,只是不想在都市工作,沒思考自己是否具備專業能力,也不懂敦親睦鄰,「一直講地方創生,都想誆政府的錢。我跟很多年輕人講,你辦農業活動要花時間認識在地,阿字輩的阿公阿伯阿嬸阿姨,多叫點,問人家呷飽沒?你在鄉下就無敵了。為什麼很多返鄉青農會發生問題?因為他們不懂social(社交)。」
20250915pol002
楊儒門在金山辦活動,帶遊客做農村體驗。(翻攝楊儒門臉書)
他的確很懂social,也知道地方上喜歡什麼、在意什麼。他拿起手機放影片給我們看,是他為金山當地宮廟辦活動、拍紀錄片。這幾年,他邀許多政治人物到金山。新北市長侯友宜來過,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來過,就連總統賴清德也來過。「我循正當程序邀請,發邀請函到總統府。」政治人物來,當地人有面子感到高興,顯然一個外地人要獲得信任,眉角就在這裡。也因此,原本老屋屋主不想賣給他,他打算去貢寮住,在地人知道後,「幫忙居中協調,就買下來了,花了11個月。」
楊儒門是彰化二林人。中研院院士楊儒賓是他的堂兄,二人原本不認識,因新聞媒體報導,楊儒賓發現二人同是儒字輩,而祖父都是永字輩,才確認彼此是遠房親戚。他坐牢時,楊儒賓發起學術界聲援,探監時送易經,期待他如周文王般牢中成聖。那時社運界也聲援他,客家音樂人林生祥在金曲獎得獎時,更表示獎金要捐給他。後來他獲得特赦,於2007年出獄。
他講話真油條,國台混雜,有時很戲劇很浮誇。他說特赦出獄那天其實不開心,因為當時全國大減刑,他又是自首可減刑,算算時間,特赦出獄跟刑滿出獄差沒幾天,「以前年輕,覺得很賭爛,現在懂得感謝每一個人,很謝謝總統給我特赦,哈哈哈哈,老了年紀大,人變世故了。」

你若懂賺錢,就好好賺,不要覺得社會要改變,不要有這種想法

楊儒門的阿公是蔥農,外公是稻農,都已過世。小時候他因父親生意失敗,寄住於外公家。高職讀電機科,三年級休學,跑去當大理石工人,貼過圓山大飯店的磁磚。他說,那時月入15萬元,17歲就買股票、保險。他是懂得怎麼賺錢的人,後來跟爸爸到基隆賣雞時,一度想去標碧砂漁港的攤位賣香腸。
年少的他,著迷於中東情勢、日本赤軍、蘇格蘭共和軍,以及恐怖主義人物,自認是激進硬派分子,覺得社會敗壞,捐錢給多個慈善組織,還認養二位貧童。「那時覺得不能只有自己過得好,想要大家都生活過得好。」他剖析當年的自己,「那時候我沒讀什麼書,想得特別多,幹,這就很不好。我現在跟很多人講,你若懂賺錢,就好好賺,不要覺得社會要改變,不要有這種想法。像我做炸彈客,到現在也發現有很多事情是改變不了。」說著說著,他語氣有一種落寞,彷彿現實是一道巨大的高牆。
20250915pol002
為反對蓋火葬場,彰化二林、芳苑居民組成自救會進行抗議,楊儒門(右)也到場聲援。(楊儒門提供)
前北農總經理吳音寧曾與坐牢時的楊儒門大量通信,成了好友,二人最近還一起討論要怎麼利用一間廢校。吳音寧說:「他當時覺得自己會被關一輩子。他現在的人生,是從前的他不會想到的。」楊儒門曾擔任北農董事,吳音寧就任北農總經理時,陷入政治風暴,「楊儒門那時有聯繫我,建議我要像韓國瑜(前北農總經理)那樣說話,我說我無法像韓國瑜,我也不是那種人。」談到楊儒門現在變得世故、務實,吳音寧說:「每個人到某個階段,都會有些改變,他在金山做友善耕作,復育當地的梯田風貌,這也是很不錯。」
楊儒門說,自己跟家人不親,最親的就是外公。他說當年自首時上手銬,警察問他要不要戴頭套、用外套遮手銬?他覺得自己沒錯,所以拒絕,「我只覺得對不起我外公而已,因為他這麼老了,我不應該讓他從彰化上台北,來看我這樣子。」聊到父親,他說父親是敗家子,又外遇有小三,二人不親。他的太太邱宇馨是父親再婚對象的女兒。他出獄那年,二人結婚,後來生了二個女兒,以「農田」二字命名,大女兒叫楊農,二女兒叫楊田。

做社會運動不要太投入,老一輩參與社運的人,幾乎都妻離子散

2008年,他跑去八里種田,問他當時那麼有名,怎麼沒打算回彰化種田?他沉吟了一下,說大家都要他去選舉,他不願意。「我回鄉下,嘖,我不覺得我變了,但是身邊很多人都變了,覺得要尊重你,同學的爸爸看到你,握手前還要先擦一擦手。」可是有機會當「喊水能結凍」的人耶?「吃飽太閒,我覺得社會要平等,沒這種想法,這不好。」
20250915pol002
楊儒門家庭照。(楊儒門提供)
他認為自己的個性不適合當官,「我沒有那個自制力。」每天開會到晚上11點、一年只抱二次孩子的生活,他過不來,更不想為了選票,每天早上6點起床跑紅白帖。這20多年來,很多出版社找他出書,友善耕作、飲食文化,寫什麼都好,他通通拒絕。他說自己不想花時間寫作,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怕誤人子弟。」他不想自己成為某一種榜樣,說自己每次跟年輕人談社會運動,都勸對方不要太投入,「你看老一輩參與社會運動的人,幾乎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李建誠曾為青年樂生聯盟成員,因樂生療養院抗爭,楊儒門也去參加,二人成了好友。李建誠後來曾在楊儒門的248農學市集當經理,他說:「楊儒門是理想主義者,想為小農打出銷售通道。十幾年前我們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在還沒有外送員這行業的時候,像外送員一樣接訂單,把農產品送到訂戶家中,還想過把農業跟藝術展覽結合,跟信義區建案合作種大麥的梯田。」
2013年,因為苗栗縣政府強拆大埔,楊儒門跟李建誠二人到總統府潑漆抗議。楊儒門說那天是下午5點,下班後才去。「有記者說我這樣對抗爭沒熱情,幹,什麼沒熱情,你早上知道苗栗拆大埔,但你有工作,你要不要先去工作?你都去抗爭就沒錢了,你沒有錢怎麼養家活口?」他骨子裡是強硬分子,但說話卻像愛說教的老人,對我們說參加社運的前提是「生活要顧好」。潑漆被抓,後來被認為屬於言論自由,無罪釋放。問楊儒門覺不覺得自己有光環,所以被優待?他不否認,「你覺得社會公平嗎?人家早上10點(去抗議的)還被關,你一下子就被放出來。所以我都說社會對我很好,但我覺得社會不公平。照常理,他媽的別人去潑漆,隨便都判8個月、10個月,絕對不可能原諒。」

你不應該把自己看重,應該看社會重,把對的事情做好

他說出獄後,認識很多社運前輩,有一次吃飯,「一整桌的人,平均被關25年,最高關35年。」知道這些前輩的經歷後,他完全不認為自己算是英雄。「跟這些人吃飯,你好意思說自己做了什麼犧牲嗎?」他說曾跟已故的社會運動者陳明忠聊天。陳明忠在228時曾參與二七部隊對抗國民黨軍隊,後來加入台灣共產黨,白色恐怖時期被判死刑,一生共坐牢21年。楊儒門說二七部隊有紀念石碑,但上頭沒有陳明忠的名字,他問陳明忠可會介意?「陳明忠說:『做這些事情,是只為被寫上名字嗎?』我聽了之後,覺得這位前輩很豁達。」
20250915pol002
楊儒門說他溜滑板為契作農友巡田水時,都會被老農罵他不認真。
他說二個女兒出生後,隨著女兒慢慢長大,的確讓他因此變得世故。二個女兒不清楚爸爸的過往,是考卷出了「白米炸彈客」當考題,才略略知道一些事。談起這點,楊儒門講話又不正經起來,「我跟女兒們說,如果你寫對,就承認那個是你爸,如果你寫錯,就說:『這哪個王八蛋?考卷出這種東西要幹嘛啦!』哈哈哈。」他提起很多社會運動者,親子關係都不好,「很多都痛恨自己的父親,不是每個人都認同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的孩子都會想,原本家裡很好過,八、九百甲土地,為什麼要亂花?」
他說自己做許多事,都不在乎有沒有英雄形象,像小丑也無妨,「你不應該把自己看重,你應該看社會重,你把對的事情做好。這句話很冠冕堂皇,但很難。如果你不能讓社會誤解你,那你要改變世界也很難。做很多事情都是要被社會誤解,要犧牲自己的。很多時候社會不能正確看待你,那被誤解的時候,你能不能算了?犧牲一下?」
二個女兒的興趣是溜蛇板,因此之故,楊儒門開始學著溜滑板。採訪結束時近黃昏了,我們請他在田邊溜滑板讓我們拍照,只聽他一邊溜一邊說:「我每次溜滑板都會被老人家唸耶,你們拍我溜滑板,他們看到又要罵我都在玩,沒在工作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