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歷史的呼喚
250 年前的1775年,Abraham-Louis Breguet(亞伯拉罕·路易·寶璣)在巴黎成立工作室,他的名字自此被寫進了製錶史。而 1815 年,他更受封為法國皇家海軍製錶師,這段歷史至今仍是 Marine 系列的靈魂坐標。這次,品牌為紀念創立兩個半世紀,推出一枚專為環球旅人設計的世界時區腕錶:Marine Hora Mundi 5555。雖然外型依舊維持 Marine 家族的堅實風格,但其本質早已不再是傳統定義下的航海工具。這是一枚深度思考過「時區切換邏輯」的複雜機械裝置,針對的是穿梭於不同國家之間、對時間掌握極為敏感的配戴者。








雙層錶盤,戴上地球的輪廓
面盤設計向來是寶璣的強項,不過這次所呈現的語彙,明顯多了幾分宇宙尺度。下層以金屬雕刻出經緯線,從中央向外鋪展出藍色漸層,像是從太空艙內部望出去的地球陰影;視覺重心沉穩,又帶一點科技冷調的反差。覆蓋其上的,是一片經過高強度處理的藍寶石圓盤,背面以大明火琺瑯繪製陸地輪廓,正面則手工描繪雲層,輕微浮動感幾乎像雲霧漫過鏡面。夜景部分最為引人,錶面上分佈著細碎光點,乍看如同衛星照片中地球暗面閃現的燈火,那種既遙遠又熟悉的視覺意象,正是 NASA「黑色大理石」影像的美學暗示。這些微光不依靠傳統夜光塗層,而是經由寶璣自主開發的磷光琺瑯技術,在燒製過程中將發光粉末與琺瑯融合,讓亮度與質感能夠恆久維持在面盤結構之中。整體佈局看似複雜,實際讀時卻一目瞭然。






一按之間,跨越時區
它所搭載的77F1自動機芯強調的是「雙城市時間瞬間切換」的使用體驗。操作流程直覺,旋轉錶側城市盤選定目標地區,再透過一枚按鈕完成整組機構的跳轉,包含小時、分鐘、日期以及晝夜顯示,全數同步切換,不需重新調校,效率俐落。在機構邏輯上,它放棄了傳統 GMT 指針的設計,而是選擇讓整組顯示主體進行結構式的變換,這種做法讓人聯想到類似計時歸零的機械語彙,但更進一步加入了差動裝置處理日期與晝夜盤,層次相當豐富。不過,這類設計仍受限於全球時區與夏令時間制度的複雜性,對於長期使用者而言,某些時段仍需要輔以主觀判斷修正。






與其說是錶,不如說是旅途的節奏
佩戴上的感受很有個性。殼型厚實但不失流線,搭配深色錶帶更顯穩重。時標與指針則融入了品牌特有的古典符號語彙,既有辨識度,也維持視讀清晰。若從設計思維來看,它不屬於工具導向的世界時腕錶類別,更接近一種佩戴者身份的延伸。它為每一位使用者設定兩個屬於自己的時間位置,並透過一次按壓在這兩個時區之間往返。時間不再只是指針移動,而是一種節奏感的轉換。「Marine」這個名字所承載的意象,也悄悄轉變;不再專屬於航海與羅盤,而是朝著一種更廣泛的地理移動感延伸,一種關於時間與地點不斷切換的飛行日常。






●品牌:BREGUET
●錶名:Marine Hora Mundi 5555
●功能:時、分、秒指示;日期顯示;雙預設時區(帶瞬跳和同步日期);晝/夜指示和城市顯示
●機芯:Cal. 77F1自動上鍊機芯
●動力儲存:55小時
●材質:18K 寶璣金
●錶徑:43.9mm
●防水:100米
●定價:NT$3,070,000/限量5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