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東門市場在民國66年重建之後,是現代化的象徵。」在地的年輕導覽團隊,拿著麥克風介紹,這座有571個攤位的市場,已歷經270多個年頭。地下1層,地上3層。「這裡假日時有年輕人來擺攤賣咖啡、這攤子有開的時候,可以看見傳統的活版印刷行。」他手指幾間攤販店家,攤位不是拉了鐵門,就是空無一物,場景寂寥。
新竹東門市場裡的餐桌計劃
這是全台灣第一個水泥結構的市場,內部還有全新竹第一座電動手扶梯。這天我跟著《風尚旅行社》團隊到東門市場進行媒體考察。可能來的時間接近中午,入口處幾間老攤麵店、肉舖子營運,後頭還有賣洋裝的數間小店。2樓以上,就一片冷冷清清了。
我感覺自己像在翻一本歷史百科全書,所有過去簡介全鑽入耳朵,卻無法真實體會舊時場景。
日前新竹市府產發處開始了青年文創基地計畫,將東門市場3樓列為青年基地,以便宜租金租給青年創意使用,期待可以透過青年的夢想實踐,重新形塑老市場的樣貌。我跟著帶路人一路走至3樓,穿過成排空閒攤位,道路一頭有間掛上舊式火鍋熱炒店招牌的攤店。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