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這天,楊松桂帶著我們到三重河堤邊,他父母親的田地裡採收艾草。2001年,因丈人、萬星粿店創辦人簡阿萬車禍過世,原本從事汽車維修業的楊松桂,也回到家裡幫忙妻子、簡阿萬的四女兒簡滿足,夫妻倆一同扛下製粿的重擔。
【江湖一點訣】草仔粿真假怎麼分?達人1招告訴你

外皮呈現綠色,內餡包著蘿蔔絲、紅豆的草仔粿,是台灣常見的米食點心,扁式的草仔粿,更是每年清明時節,許多人祭拜祖先的必備供品。本期的《江湖一點訣》,請到在三重開業超過60年的萬星粿店第二代製粿達人楊松桂,教導大家一招分辨艾草粿的真假。

「新鮮的艾草種好到收成要1、2個月,現在市區很少了,以前的人會上山去採,但為了穩定用量,所以我們現在都自己種、自己收。」站在艾草田裡,楊松桂熟練地拿起刀子,割下一大把野生的艾草。
儘管已經接手製粿十多年,但說起製作工序最麻煩的品項,草仔粿仍是楊松桂的首選,「艾草採收回來,要先洗、然後煮,煮好再攪碎,接著用果汁機打成汁,另外包餡的蘿蔔絲也要洗、切絲後才能炒,但這才只是做草仔粿的第一步驟。」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