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來是在化妝品公司當經理,我生病後跟他說『該回來了,我做不動了』,他才退下來,他對吃也蠻有興趣的,學得快又有天分,現在簡單的炒麵、炒飯、炒年糕基本上都是他做,大廚負責比較複雜的菜。」一提起另一半,曹愛琴的臉上露出燦爛笑容。
【66年元宵老店番外篇】差10歲姐弟戀 花2年為愛妻研發芝麻糊

蔡萬興老店第二代負責人曹愛琴與現任丈夫鄭朝日是相差10歲的姐弟戀,2人無話不聊,就連曹愛琴6年前被診斷出乳癌,也是他陪伴走過低潮。
「在我的觀念裡,當我說要娶她、要照顧她一輩子,在可能範圍內我就是這樣做,她不肯放棄,那我就回來跟著她一起做,等哪天她說累了做不下去,那我也不做了。」感性的鄭朝日,不僅放棄穩定白領經理工作,還為愛走進廚房婦唱夫隨,他更花2年研發愛妻芝麻糊,甜蜜之意盡在不言中。

曹愛琴不諱言2人是相差10歲的姐弟戀,「我們很可以聊天,什麼事情都可以談,公事私事兒女的事情都可以談,反正就是聊,不會吵架。」甚至連店內繁瑣的人事問題,鄭朝日也能幫忙溝通、解決問題。
她笑說:「初一我不做事的,我打麻將,他弄給我們全家吃,我女兒都說打著燈籠也找不到了,他入得了廚房出得了廳堂,是我的幸運呀!」曹愛琴是芝麻糊控,吃不到好吃的芝麻糊會發脾氣,年輕時曾為了吃一碗芝麻糊,花40元坐計程車跑到西門町,只為了吃1碗15元的芝麻糊。

為滿足妻子的口腹之欲,鄭朝日花了2年研發芝麻糊,選購新鮮芝麻洗淨晾乾炒香,之後用機器噴成粉末狀,完整保留芝麻香氣,搭配質地比砂糖更軟綿的棉糖,就連麵糊也是自己炒,精算3種原料比例,最重要是得通過妻子認可點頭,如今也在店內販售,與客人分享。
「我們介紹給客人吃,有香港客人說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芝麻糊,一次買30包回家當伴手禮,讓我們覺得很有成就感。」曹愛琴說。大功臣鄭朝日靦腆地說:「太太心心念念西門町芝麻糊,但我從沒吃過,要她形容一下口感,她無法具體描述,我只能找材料自行摸索、實驗。」

為何要花這麼長時間研發?鄭朝日自嘲:「我腦袋瓜比較不好,當我做不來的時候,我會先把它放在一邊,但不代表我忘了它,三不五時會思考是不是有更好的配方比例或解決方案。」他笑說,刁嘴妻子只會點頭、搖頭說好不好吃,至於要如何改進,還是得靠自己。
他也加碼爆料:「男人有個毛病,看到女人在廚房笨手笨腳實在受不了,她煮個湯圓都會燙到,廚房的是還是讓我來吧!」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