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小坪數物件時,各建案的公設比至關重要,33%左右是現在的常態,再高就有點多了。屋比房屋比價平台創辦人葉國華舉例,以33%的公設比計算,原本20坪的2房產品,再扣掉雨遮面積,其實約只剩12坪能使用。
有些小基地的建案,公設比甚至上看40、50%,不僅住起來有「籠居感」,也可能影響到貸款條件。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郎美囡主任指出,室內面積若不足15坪,有些銀行就認定是套房,可能會有無法貸款,或是給的貸款成數低、利息高的狀況。「不過,也有銀行會針對小於15坪、但和捷運站距離1,000公尺以內的房型,提供不錯的貸款方案,民眾可以在簽約前多加比較。」

「因為坪數小,所以格局跟空間利用更重要。」屋比房屋比價平台創辦人葉國華說,市面上的建案常有大坪數在兩側,小宅夾中間的情形,可能會導致整體房型為長方形,或是只有單面採光等問題,選擇時要特別注意。
此外,建商通常會以多隔間規劃的小宅來吸引消費者,但就有暗房、暗廳的疑慮,也影響到空間配置,「比如廚房與廁所,是在整間房的中間,通風便成為一大問題。」郎美囡建議,民眾若是想買預售屋,一定要實際走訪樣品屋,想像入住後的狀況,也多加比較各建案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