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的轉捩點,是日本那幾年開始來台灣找代工廠,「有一個日本很出名的棒球手套品牌,尤其是他們的捕手手套,是最厲害的,職業捕手幾乎都是用他們家的。那個品牌在日本自己有廠,但是做不了的,就想移出來找人代工。」
【一套入魂4】日人洽商先問子嗣 有兒子才簽約

蘇文得轉型高階後,一開始做內銷,那時候台灣職棒開打,蘇文得生意很好,「我都賣中盤商,也是幫品牌做的。」至今仍有很多中職選手用蘇文得的手套。

蘇文得記得那個社長來找他談時,只問了一句:「你有兒子嗎?」「日本人做事就是這樣,你如果沒兒子,他就不要讓你做,因為他精挑細選代工廠,就是要做長期的。我那時候大概快50歲,如果我沒兒子,他寧願當時就不要合作。」日本知名棒球手套品牌跟蘇文得已合作近20年,蘇文得每月平均外銷日本1,500百個日本皮的高級棒球手套。

蘇文得有二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工廠幫忙。「我大兒子高中就半工半讀,白天在工廠學,晚上去讀夜校,技術面他都會,但還是要做得久才行。我小兒子前2年才大學畢業從台北回來,對外的事,就看他怎麼做…」講到兒女,老師傅語帶嚴格但表情溫和。
蘇文得的長子蘇振愷,等於是在棒球工廠長大。他出生時,蘇文得做的是量很大的廉價手套,「那時候手套做完一個就丟到籃子裡一個,速度很快,籃子很大。我哥沒有嬰兒車睡,都隨便放在一個籃子裡。」負責技術面的蘇振愷話較少,多由小他10歲的老么蘇國維對外發言。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