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在地仔美食1】長生29懷舊菜 雜菜煲砂鍋飄出古早味會員專區美食旅遊炭火燒燉的「雜菜煲」得靜置一天等候入味。(250元/份)文 林嘉琪攝影葉琳喬發布時間 2020.10.20 18:4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古早味王鵬傑家常菜林嘉琪小吃高雄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帶著豪邁兄弟氣的高雄人,在生活和吃食上都自成風格。這一回,我們請來深耕高雄的資深美食記者顏怡今,和在高雄住了15年的世界麵包冠軍王鵬傑分享口袋美食清單,這份老高雄人帶路的系列報導,邀讀者巡禮南國的滋味。顏怡今,高雄鹽埕區人,現為自由撰稿者,曾任多年美食及府會、醫藥、環保及文教路線記者,採訪年資長達30年。由於出生成長於小吃密布的老城區,基因裡懂吃挑嘴;長年深耕地方,擅長發掘地方職人故事及爬梳小吃文化;性格親切,常與受訪者成為好友,說菜和形容店家老闆的文字細膩帶有情感。對長年在南非開普敦打拚貿易事業的王基銘來說,距離12,000多公里遠的台灣高雄,是他遙望想念的家鄉,小時候媽媽烹煮的古早味家常菜,也成了他舌尖上的鄉愁。邁進中年的他把事業版圖拉回台灣,並在2年前找到這間老宅改成「長生29 阿母古早味」小餐廳,在一樓餐廳區復刻懷舊料理、二樓舉辦茶席、讀書會;由於人手不夠,目前只營業中午時段,每天接待少少的客人,但每組都像友人來吃飯,這樣的日子被他形容為理想的生活。老闆王基銘會在門口用炭火老甕燜燉煲菜或滷肉。資深美食記者顏怡今探尋老滋味,挖寶找到這間古早味食堂。「走過這間老宅,會看到老闆正在門口用大甕燉煮滷肉,整間屋子飄散出家常料理的香氣。」在文青老宅裡的料理看似美形,但滋味卻是硬底子。資深美食記者顏怡今挖寶找到古早味老店。像是要提前預約才吃得到的「雜菜煲」,「用雞骨和豬大骨熬煮的湯頭裡,加入豬肚、雞肉、鵪鶉蛋、筍干、扁魚和白菜,以炭火熬煮後要靜置24小時入味才能上桌。」王基銘堅持時間的深沉味道不得被催促。「古早味砂鍋定食𩵚魠魚」魚肉肥厚,湯汁甘潤。(250元/份)「『雜菜煲』『砂鍋菜』都是要費時燉煮的古早味,老闆還把食材升級,像是『古早味砂鍋定食𩵚魠魚』原型是砂鍋魚頭,但這裡捨棄鰱魚頭,改用炸過的𩵚魠魚,吸潤湯汁的魚塊肥美厚實,沒有惱人的土魚味。」顏怡今坐在老闆找來的校園桌椅前吃老菜,畫面復古可愛,帶有時光感。腴潤的「古早味砂鍋定食滷肉」,是老闆在國外工作時想念的家常菜滋味。(200元/份)長生29阿母古早味地址:高雄市前金區長生街29號電話:07-241-5506營業時間:11:30~15:00(目前只營業午餐時段)備註:2樓為預約式喝茶空間,可喝到普洱茶或台灣紅茶,200元/人。不定時舉辦茶會及讀書會。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