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聽戲,當然也零星接觸過崑曲。不過都是短折子,比如思凡、林沖夜奔。上了國中看紅樓夢,第廿三回,林黛玉聽到「遊園」中的警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看了只覺得文字優美,並沒有多大體悟。直到有一天在電視上見到京戲名旦徐露唱遊園的這一段,我聽著聽著寒毛豎了起來,文字回到戲曲中才真正還魂,每一個字都打進我心底。
【裴社長廚房手記161】崑曲與鮑魚糯米雞 從白先勇到蔣勳林懷民
如果要把食物對應戲曲,那麼溫潤有味的糯米雞,對應的,一定不是鐵嗓拔尖的梆子,不是盪氣迴腸的京腔,而是崑曲,淺斟低唱的崑曲。
也因此在高二那年,我看到新象文教基金會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徐露的牡丹亭公演,立刻拉著同學宗世鵬買票。那一場牡丹亭,讓我完全走進崑曲的世界,至今仍留連忘返。真是「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我記得當年徐露手持坂東玉三郎贈送的手繪金箔牡丹折扇,扇子一收垂目向下,口白唸出上面字句,然後「皂羅袍」曲牌響起。
徐露在舞台上無聲不歌,無動不舞地開遍奼紫嫣紅,啼紅了杜鵑。聽了崑曲,你才會知道,湯顯祖在遊園中用音樂劃了重點,旦角唱「皂羅袍」曲牌「良辰美景奈何天」的高音之後,是連續的平音過場,聲線沒有起伏。曲牌銜接到「好姐姐」,到了「那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字句,音樂揚起,「他春歸」拉出高音,「占」字下重音延長,「的」字斷弱,之後「先」字下沉。
他刻意鋪陳的這一句,我認為是牡丹亭全劇的詩眼。覺得旦角在唱完這句之後,應該已經全身氣力用盡。此時,徐露以臥魚的舞步加深此句的重量。「觀之不足由他繾,便賞遍十二亭臺是枉然。」結束遊園前,徐露的左手輕扯水袖,右手指向遠方,眼神含淚似霧,但已決定與春情兩留連。
接下來「驚夢」中的「山坡羊」曲牌,只見徐露在舞台上的桌前桌後移走,眼神情媚含光。情慾如水袖,緩緩拋在桌上,移開,再拋在桌上,再移開,黏滯牽扯不斷。在哀抑的笛聲中,杜麗娘唱著:「沒亂裏春情難遣,驀地裡懷人幽怨。」埋怨「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最後只有「淹煎,潑殘生,除問天。」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