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車發大財番外篇】全身刺青都和錢有關 他靠炒功谷底翻身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李暟䔗在疫情期間創立「峇馬來炒飯」餐車,道地風味與絕佳炒功,平均一個晚上可賣出破百份餐點。
李暟䔗在疫情期間創立「峇馬來炒飯」餐車,道地風味與絕佳炒功,平均一個晚上可賣出破百份餐點。
「峇馬來炒飯」餐車創辦人李暟䔗的短袖T恤,遮不住雙臂上鮮明的刺青,小時候因父親創業失敗,全家經濟陷入困頓,錢與脫貧成為他人生的最大目標,身上所有刺青圖騰都和錢有關,左臂刺的「成功」,倒過來看是「加油」,右臂的「挑戰」顛倒則是「勝利」,全是自我激勵標記。
李暟䔗雖是在路邊擺攤,卻愛用名牌墊高氣勢,Dior男包、萬寶龍皮夾,連全身刺青都和錢有關。「小時候窮怕了,我刺鯉躍龍門、招財蟾蜍、貔貅咬錢,還有不倒翁,希望自己屹立不倒。」從小嘗過家道中落滋味,對李暟䔗來說,錢雖非萬能,但沒錢肯定萬萬不能。
李暟䔗為警惕自己,左手臂刺上「成功」,顛倒看是「加油」。
他回憶:「五年級前,家裡有房有車,家庭狀況我想都不用想就填小康,直到我爸創業,生活才急轉直下,晚上全家要幫忙焊接,吃不好、睡不好,國中家裡有負債,我爸又碰賭和毒麻醉自己,高中天天有討債集團上門,一年搬十幾次家。」家已不可靠,他15歲就到五花馬水餃的央廚半工半讀,從最基層廚房助手做起,21歲被派到福州當大陸廠廠長。
「老闆很賞識我,但他的小孩跟我同齡,我再努力還是替別人打工。」23歲那年他省吃儉用,攢下150萬元全用在幫爸爸還債,身上剩不到2萬元,卻大膽做起打工遊學夢。他笑稱:「外派經驗,讓我以為到任何地方都能生存,我想去澳洲打工遊學,看看外面的世界。」
殊不知高中換3間學校才勉強畢業的他,英文破到連填入境卡都是拜託鄰座陌生人幫忙,全身只有600元澳幣,買了一張單程機票,幻想著一切等到當地再做打算。不料到澳洲後應徵剪葡萄工,光買剪刀就花掉100元澳幣,黃暟䔗因聽不懂農場主人指命天天挨罵,他苦笑說:「更慘的是聽不懂他為何罵我。」前2個月,沒有工作做超過3天,連房租都付不起,連夜坐大巴逃跑。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