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來店裡沒多久,有一次去台南吃碗粿,考察別家口味,隔壁有一對小情侶男生問女生說『妳有沒有看過這個啊?』女生竟然搖頭,我想說天哪!碗粿是我從小到大的存在,她怎麼會沒看過?」那時候呂意如才真正下定決心,要好好傳承媽媽的手藝與口味,讓更多人認識碗粿。
【時尚碗粿番外篇】「以前覺得很丟臉」 老店二代轉念回鄉傳承古早味 鈴蘭碗粿專訪
相較於位在嘉義縣中埔鄉的創始店,位在前往阿里山必經路段上的鈴蘭碗粿二店明亮、寬廣許多,甚至帶有點文青感,門口處的展示櫃上,是在地小農或文創業者寄賣的產品如蜂蜜、手染布、肥皂、香料等,其實二代老闆呂意如最初的理念,是希望讓二店成為小市集、店中店,當領頭羊活絡在地,讓更多留在家鄉的年輕人有地方推廣自己的理念、賣自己的東西,也吸引更多像過去不願回鄉的她一樣的年輕人,願意回來努力。
1999年,呂意如的媽媽蔡鈴蘭為了養家、償還丈夫經商失敗欠下的逾500萬元債務,開始賣起碗粿,每天凌晨2點就要摸黑到店裡備料,初期口袋裡一天能留幾百元就算多了。那時呂意如才國小,從小在店裡長大,她卻也是最想逃離的人,「以前覺得家裡賣碗粿很丟臉,認識的人來就跑去躲。」
大學念休閒產業管理,曾去澳洲實習1年,「回來媽媽問我要不要接,做不到3個月我跟她說,這不會有人做,太累了。」她後來到台北、香港、中國,待過飯店業、服務業,繞了一圈,27歲那年終於回家。「有次媽媽開車載我去火車站,說自己年紀大了,做這個對她來說也是滿辛苦的,我掙扎了1個月才下定決心。」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