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花蓮遊子的料理奇幻漂流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來自花蓮的友致與Ray,分別將在東京、台北所學帶回故鄉,以和菓子及異國菜餚溫暖在地味蕾,開啟人生嶄新篇章。
來自花蓮的友致與Ray,分別將在東京、台北所學帶回故鄉,以和菓子及異國菜餚溫暖在地味蕾,開啟人生嶄新篇章。
依山傍海的花蓮,總有股牽引力量,讓離鄉打拚的遊子選擇歸根,尤其那些在外習得一身技藝的花蓮囝仔,更是以熟悉的日常為土壤,栽種出屬於家鄉的全新風景。這次我們在花蓮遇到赴東京領略和菓子藝術的友致,以及在台北餐飲界打滾後淬鍊出獨特餐桌哲學的Ray。他們各自帶著心中最理想的異國滋味,用料理的溫度,溫暖在地的味蕾,也開啟人生的嶄新篇章。

大福晶瑩欲滴 櫻餅舌尖上走春

位於花蓮市區的「YUTUZU」,是一間將日本傳統和菓子以現代甜點思維重現的專門店,主理人友致從小熱愛日本文化,大學時一次旅日被和菓子的精緻美感深深吸引,畢業後毅然前往日本專門學校學習。她坦言,和菓子看似晶瑩剔透,背後卻是極高的製作難度與短暫保鮮期,「賞味期只有今天!」因此,她每日清晨便投入製作,連假時甚至天未亮就開工。
20250603food001 (3)_2025-06-03.jpg
「琵琶大福」(前,130元/個)吃得到水果的多汁與果肉Q彈,搭配軟嫩求肥與豆沙餡,入口即化;適合搭配冰飲的「深蒸煎茶」(後,150元/杯)。
20250603food001 (4)_2025-06-03.jpg
「櫻餅」以軟糯外皮包覆香甜豆餡,包覆畫龍點睛的鹽漬櫻葉,讓味蕾品嘗到春天的美好滋味。(前,130元/個)
和菓子通常依含水量區分,玻璃櫃中水分含量超過30%的生菓子,如晶瑩欲滴的「琵琶大福」,以求肥、白豆餡與琵琶酒交織出細膩口感;軟糯的「櫻餅」裹著香甜紅豆粒餡,搭配鹽漬櫻葉的鹹香,是舌尖上的春天;包入冰淇淋與求肥的「最中」,是記憶中熟悉卻總能再三回味的半生菓子;以練切包覆薩摩芋餡、姿態纖細動人的上生菓子「初櫻」,則建議分開品嘗不同色彩的細緻口感。
20250603food001 (5)_2025-06-03.jpg
上生菓子「初櫻」,以練切包覆薩摩芋餡,口感細緻,建議分別品嘗兩種不同色彩。(200元/個)
20250603food001 (6)_2025-06-03.jpg
包入香草冰淇淋與求肥的「最中」,是許多人最熟悉,卻也再三回味的和菓子。(150元/個)
20250603food001 (7)_2025-06-03.jpg
使用京都一保堂茶舖蓬萊の昔製作的「抹茶」,會附上干果子,也很適合搭配上生菓子一起享用。(200元/份)
友致說,經營這間店的初心,是希望能將她鍾愛的和菓子融入新意,讓傳統甜點也能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店名YUTUZU取自日文的「夕星」,即黃昏時的金星,也與花蓮舊稱「砂金(Turoboan)」,意指「閃閃發亮的地方」相呼應。這名字承載著友致在日本四年,腦海中慢慢勾勒出的畫面,更是她回到家鄉以和菓子藝術重新點亮未來、介紹給更多懂得欣賞的人的期許。
20250603food001 (8)_2025-06-03.jpg
友致希望將和菓子的藝術價值與美好滋味介紹給更多台灣人。
20250603food001 (9)_2025-06-03.jpg
YUTUZU 所在的日式老宅,前身是兒童醫院,老屋中間還有一座典雅的庭院。
20250603food001 (10)_2025-06-03.jpg
YUTUZU店內空間是狹長型,最多僅能容納8位客人。
20250603food001 (11)_2025-06-03.jpg
創立近三年的和菓子專賣店「YUTUZU」,位於花蓮市區的日式老宅內。

蔬菜塔似蛋糕 馬鈴薯千層喊讚

座落花蓮旅店一樓的「Sugar & Salt Atelier」,是間典雅卻不落俗套的小餐館。這裡沒有過度的網美元素,而是能以親民價格,輕鬆品嘗到簡單用心的現代料理的空間。餐廳開幕兩年半,去年十月從美崙搬遷到明義街現址,空間更為寬敞舒適。
20250603food001 (12)_2025-06-03.jpg
「起司花櫛瓜蔬菜塔」(前,160元/份)將生櫛瓜與蘋果切成薄片醃漬,搭配滋味濃厚的起司花,是一道風味堆疊的冷前菜;「酒漬水果最中塔」(後,120元/份)則為美味的雞肝醬加入水果的酸甜與最中的酥口,同樣層次豐富。
生長在花蓮的主廚Ray,大學畢業後便投身餐飲,足跡遍及台北市大安區的燒肉名店與多間西餐廳,也曾在台東長濱知名法式餐廳Sinasera 24歷練。一場眼部手術讓他不得不回到家鄉休養,隨之而來的疫情,更促使他下定決心回到最熟悉的地方,創立屬於自己的餐廳。
20250603food001 (13)_2025-06-03.jpg
將馬鈴薯切成薄片後堆疊油炸的「馬鈴薯千層」,外酥內軟,是餐廳的經典菜色。(130元/份)
Ray對料理的獨特想法體現在醬汁搭配與食材處理的巧思上。前菜「起司花櫛瓜蔬菜塔」將生櫛瓜和蘋果切成薄片,像千層蛋糕般層層堆疊。這樣處理能確保生櫛瓜口感不過硬,醃漬過的櫛瓜帶有鹹味,淋上蜂蜜,搭配生火腿的鹹度與滋味濃厚的起司花,讓這道菜從清爽循序漸進至濃厚的風味,非常有意思。
20250603food001 (14)_2025-06-03.jpg
「青辣椒烤豬梅花」保留豬肉的Q彈多汁,沾上盤底的微辣醬汁,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320元/份)
20250603food001 (15)_2025-06-03.jpg
吃得到鴨皮香氣與軟嫩肉質的「鴨胸」,展現主廚控制火候的能力。(350元/份)
「酒漬水果最中塔」則將雞肝醬融入焦糖,使其順口不膩,並運用酥脆的最中外殼修飾外型並增加口感,配上爽口的酒漬葡萄,同樣創造出從爽口到濃郁、風味層層累進的體驗。讓老客人念念不忘的「馬鈴薯千層」,呈現外酥內軟的絕佳口感,從開幕至今,始終保留在菜單上。
20250603food001 (16)_2025-06-03.jpg
「焦糖布丁」(前)與「馬斯卡邦」(後)皆是主廚自己喜歡且百吃不膩的甜點。(皆為120元/份)
20250603food001 (17)_2025-06-03.jpg
主廚Ray希望提供客人最舒適的用餐節奏,讓每道料理都能找到欣賞他們的客人。
主菜「青辣椒烤豬梅花」完美保持肉質的多汁與Q彈,搭配溫熱的紅椒青辣椒油醋醬汁,讓滋味更立體。柔嫩多汁、熟度掌控得恰到好處的「鴨胸」,則展現主廚精準的火候功力。
20250603food001 (18)_2025-06-03.jpg
搬遷後的店面,用餐空間更寬敞,約有20席座位。
20250603food001 (19)_2025-06-03.jpg
Sugar & Salt Atelier不設低消與用餐時間,是一間氣氛輕鬆的小餐館。
甜點「馬斯卡邦」與「焦糖布丁」都是Ray自己百吃不膩的私心推薦。他的馬斯卡邦選用以糖醃製過的草莓,除了保有飽滿果香與近似新鮮的口感,跟乳酪更是絕配。而焦糖布丁則以細緻口感、濃郁飽滿的蛋香,以及苦甜恰到好處的焦糖醬汁,成為不敗品項。
20250603food001 (1)_2025-06-03.jpg
「Sugar & Salt Atelier」在去年10月從美崙搬遷至花蓮市區的明義街與上海街口。

YUTUZU

  •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花崗街3號
  • 電話:03-833-0979
  • 營業時間:13:30~18:30,週一、二公休。
  • 刷卡:可。不收服務費。
  • 備註:外帶為主,內用需預約。

Sugar & Salt Atelier

  •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明義街85號
  • 營業時間:17:30~21:30,週二、三、四公休。
  • 訂位:lin.ee/IpD3GVv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