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滷創新局 五燈獎豬腳滷肉飯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黃怡螢(右)放手讓學霸兒黃郁傑(左)改造自強店,揮別老店油膩感,提供更好的用餐環境。也推出滷肉調理包,賣到日本、澳洲。
黃怡螢(右)放手讓學霸兒黃郁傑(左)改造自強店,揮別老店油膩感,提供更好的用餐環境。也推出滷肉調理包,賣到日本、澳洲。
1981年,鹿港出身的黃炳南,北上三重,擺攤賣豬腳飯。因女兒黃怡螢在知名節目《五燈獎》拿到5度5關而聲名大噪,店名由此而來。港星梁朝偉、AI教父黃仁勳都曾到店品嘗。
黃炳南退休前,將本店交棒給2個兒子打理,自強店則給長女黃怡螢負責。本店維持傳統老店風格,黃怡螢經營的3家店,則在學霸兒子黃郁傑力爭下,用日式連鎖企業模式再造。最近並推出滷肉料理包,銷往日、澳,要讓傳承3代的味道,成為台灣美食的海外之光。
走進五燈獎豬腳滷肉飯的三重自強店,讓人耳目一新。店內的裝潢,明亮整潔,動線分明。門口的自助點餐機,彷彿走入連鎖餐廳。叫號取餐、全自助式的用餐體驗,顛覆一般人對小吃店的想法。

五燈獎奪勝 成店名由來

傳統美食結合連鎖店的模式,來自第3代黃郁傑的想法,「我用日式連鎖企業的衛生原則,希望自強店能比照永康店模式,將廚房隱蔽起來。但母親還是堅持把廚房放在中間,說是風水問題。唉…」
20250813pod001 (3)_2025-08-13.jpg
黃郁傑引進日式連鎖店的模式,為母親的3間店配備現代化設備,圖中的盛飯機,可精準控制每碗飯的重量。
從小跟著父親一起擺攤,掌廚近40年的第2代黃怡螢,在經歷各種生意起伏後,儘管跟兒子有不同經營想法,但大多還是採納。她說:「以前店裡會掛著名人照片,像連戰、馬英九都來吃過,店裡也會貼著媒體的採訪剪報。後來都拿掉了,店若穩定,守成就好。堅持好的口味,客人就會上門,低調就好。」
20250813pod001 (8)_2025-08-13.jpg
五燈獎的豬腳跟滷肉飯,是鎮店之寶。(自強店240元/套)
五燈獎鮮豔紅潤的豬腳,是黃炳南所創。他婚後帶著妻子北上打拚,在三重落腳。他本在市場剁雞維生, 1981年頂下三重正義北路巷子旁的路邊攤,賣滷肉飯跟豬腳飯。黃郁傑說:「外公最初擺攤的時候,營業時間是早上6點到晚上8、9點,從早賣到晚。當時攤位也沒店名,只掛起一個『黃』字,但人人皆知,這裡賣滷肉飯跟豬腳飯 。」
20250813pod001 (12)_2025-08-13.jpg
五燈獎豬腳滷肉飯,從三重路邊攤起家。(五燈獎豬腳滷肉飯提供)
黃炳南育有2子1女,長女黃怡螢,長子黃志賢、次子黃俊誠,3人國中畢業後都沒有繼續升學,從小就在店裡幫忙。
歌喉好的黃怡螢在25歲時,被朋友慫恿報名當時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五燈獎》,「當時我忙完店裡,就自己打扮妝髮,直接去比賽。記得比了33次,總共唱了8個月,結果拿到五度五關。」
20250813pod001 (11)_2025-08-13.jpg
黃怡螢拿下《五燈獎》最高榮耀,從此打響自家店的名號。(黃怡螢提供)
此舉讓黃怡螢成為三重之光。豬腳飯也因此生意更好,吸引更多慕名客人專程前來。黃炳南見生意因愛女興盛,就把攤子取名為五燈獎豬腳滷肉飯。

烹調訂準則 口感不走味

拿下五度五關的榮耀,任何人都會去當歌手。但黃怡螢不這麼想,「店生意太好,全家人忙都忙不過來。當時有人找我出唱片,也不是沒考慮過。但為了店裡生意,加上父親覺得演藝圈複雜,反對我走這條路,也就專心在賣豬腳飯上面。」
但五燈獎之所以受歡迎,靠的還是手藝。黃炳南最初擺攤,只是為了餬口,味道並不固定。隨著人客更多,也開始重視品質。黃怡螢回憶道:「以前有個香港音樂人,一個禮拜來吃3次。他後來跟我說,我們的味道有時會跑掉。當時我就想把味道固定下來。」在黃怡螢的建議下,與父親跟家人一起研究,花了一年時間,把五燈獎豬腳飯、滷肉飯的口味確定下來。「我認為豬腳就是要皮Q肉軟,皮不能太爛也不能太硬,調味上我重視甘味,豬腳不能夠死鹹。要甜鹹有致,色香味、嚼勁俱全,才能一吃難忘。」
20250813pod001 (2)_2025-08-13.jpg
五燈獎自強店由黃怡螢掌管,豬腳全由她親自調味,再分送旗下各分店。
1996年,由於三重地區頻繁檢舉攤販,也影響五燈獎生意。黃怡螢覺得不是辦法,在自強路租了店面,開了現在的自強店。原本的攤位仍由父親、弟弟負責,雙邊經營,分擔風險。一開業,就生意興隆。沒想到1997年台灣爆發口蹄疫,業績僅剩1/3。黃怡螢回憶道:「店開久了,總會遇到挑戰。沒什麼好說的,就這樣撐過來了。」
2001年,黃家搬到攤子旁邊的店面,亦即現在的正義北路店,正式把攤子收掉。黃炳南將此店交給2個兒子,自強店交給長女黃怡螢,讓姊弟各自經營。二間店本來都是傳統模式,廚房灶台擺在門口,靠豬腳香氣攬客,客人可自選配菜,跟其他便當店沒啥不同。即便如此,享譽三重的豬腳美味,還是吸引AI教父黃仁勳登門享用。
20250813pod001 (1)_2025-08-13.jpg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右),慕名前往五燈獎正義北路店品嘗豬腳飯,與第2代黃俊誠(中)合影。(翻攝自五燈獎臉書粉專)

疫情找出路 三代私開店

黃志賢作風低調,不願受訪。他經營的正義北路店,裝潢仍沿用傳統老店模式。而黃怡螢掌管的自強店,跟本店原無差異,也曾有韓國知名廚師白種元前往拍攝。但現在嶄新的現代化模式,卻是黃怡螢的長子黃郁傑促成的結果。他曾留學日本,拿到早稻田大學經濟學士、MBA碩士的傲人學歷。歸國後學以致用,改變自強店的經營模式。
20250813pod001 (6)_2025-08-13.jpg
五燈獎正義北路店,至今仍保持老店舊有內裝。
「從小看父母那麼忙碌,我就立下一個志向,要把家業帶向世界。我之所以能出國念書,都是靠家裡的資源。覺得應該把台灣的傳統美食,推向世界。」黃郁傑說,他拿到碩士後,就在日本以黃怡螢的名義成立公司,想在日本開五燈獎分店。但日本人沒有吃豬蹄膀的習慣,肉商又得建立信賴關係後才願意出貨,進度不如預期,2021年新冠疫情未歇,迫使黃郁傑回到台灣。
疫情讓五燈獎的生意掉了5成以上。黃郁傑看到傳統老店在經營管理上的缺陷,向黃怡螢提出改裝店面的建議,卻被母親以「會流失更多客人」為由拒絕。但他還是想證明給母親看,「疫情時,五燈獎生意也受到衝擊。當時我決定跟UberEats合作,以外送為主,拉新的業績,靠這部分增加獲利。但我在店裡待了一年半,母親還是不理會我的改裝建議,於是我決定自己到永康街開分店。」
疫情期間,一動不如一靜。但黃郁傑認為要創新,才有活路。他四處貸款,湊足300萬元,瞞著家人租下永康店的店面,找設計師規劃動線,打造成連鎖企業的經營模式,以吸引年輕顧客,「傳統小吃店習慣把廚房擺在門口,有衛生疑慮。我將廚房放在裡面。簡化菜單,廢除顧客選配菜的流程,推出套餐組合。用各種自動化的機器備菜,搭配自助點餐機,讓客人完全自助付款、取餐,既簡單又衛生。」
20250813pod001 (4)_2025-08-13.jpg
五燈獎永康店率先以新裝潢攬客,全面自助化,打造媲美百貨公司美食街的用餐環境。
五燈獎的永康店,於2022年開業。直到開幕後,黃郁傑才把原本抗拒的父母找去看。而黃怡螢看了永康店的作法,本不置可否,但今年也把自強店進行改裝,成了現在新穎的樣子。後來又開了內湖分店。
20250813pod001 (5)_2025-08-13.jpg
正義北路店滷肉飯套餐,顧客能自選配菜。(75元/套)

配方標準化 推出料理包

接班人黃郁傑憑藉企管專業,想把家業發揚光大,「現在五燈獎的永康跟內湖店,豬腳都是自強店製作,由母親親自調味,再送到分店。但企業化經營,味道要能複製。我把豬腳配方計算分析,跟食品工廠合作,推出滷肉調理包,日後還會製作豬腳調理包,要將五燈獎推向世界。」
有趣的是,黃怡螢想守成,卻不反對兒子的擴張計畫。畢竟老店未來也是要交棒。看著黃郁傑野心勃勃,做的每件事都讓五燈獎更進一步,黃怡螢的表情,有點不認同,卻也看到以兒子為傲的欣慰感。
他們推出的滷肉料理包,今年6月在台灣家樂福量販店上架,7月於日本誠品上架,預計9月銷往澳洲。對於一間豬腳老店來說,五燈獎第3代的嘗試,讓他們踏出更大的一步。
在許多老店無人傳承,紛紛凋零的此刻,五燈獎能再上層樓,黃怡螢的感想也許是最好註解,「我父親曾說過:『人說生意子難生,我女兒的確有做生意的天賦。我的小孩願意回來接班,也成為生意子,是我最大的欣慰。』」
20250813pod001 (10)_2025-08-13.jpg
20250813pod001 (9)_2025-08-13.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