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輝達創辦人黃仁勳12小時閃電來台訪問,親赴竹科感謝台積電團隊協助完成六款晶片的試產準備,隨後直奔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台北的家,與老朋友敘舊慶生,晚間則接受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款待,與台積電高層在師大商圈的一間私廚用餐。
封面故事/美對中AI政策大轉彎 川普極限施壓魏哲家逼台積電分潤

上週三(8月27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點名台積電和台灣主宰晶片產業,對美造成安全風險,毫不遮掩美國極限施壓台積電,逼著護國神山必須加碼在美國擴產的恫嚇。本刊調查,美國總統川普日前頒布《美國AI行動計畫》,打破AI晶片圍堵高牆,開始鬆綁對中晶片輸出,讓台積電受益良多。「隨著輝達、超微同意上繳AI晶片銷售中國15%營收給美國政府後,食髓知味的川普打算極限施壓魏哲家,就是要台積電對美國做出更多貢獻。」業內人士觀察。魏哲家該如何接招,備受矚目。


董座親釋疑 否認美積電
在黃仁勳來台的同時,多家外媒披露川普政府除了入股英特爾外,正考慮取得獲《晶片法案》補助企業的主權,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證實打算換取美光、台積電、三星等公司股權。「川普總統把這件事轉變成『我們要股權,既然給你錢,就要分一杯羹。』」但《華爾街日報》則報導,台積電「不惜退回66億美元補助款」,強硬回絕美國政府入股計畫。

黃仁勳、魏哲家輕鬆共進晚餐後,連袂接受媒體訪問,對川普研擬晶片補助款入股台積電一事,黃仁勳笑說:「聰明人都想買台積電股票。」身為當事人的魏哲家則明確表示:「美國政府已宣布不會入股台積電。」但並未提及是否真的有以退回補助款來表達拒絕美國政府入股一事。

魏哲家的明確回答,雖暫時消除外界對台積電變「美積電」的疑慮,但要「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川普,似乎並不是那麼想。
本刊調查,黃仁勳突然在表定時間外拜訪台積電,近期業界傳出,背後有替川普政府傳話給魏哲家的目的。「日前,輝達黃仁勳與超微蘇姿丰先後同意將輸中AI晶片收入15%上繳給美國政府後,可以把被管制的AI晶片賣到中國,但從中獲益的台積電卻沒對美國有任何貢獻,加上美國對台灣與半導體課徵的關稅,台積電幾乎都能轉嫁給客戶,這是川普沒法接受的,黃仁勳來台的目的,就是幫川普傳話,施壓台積電。」業內人士直言。
川普出奇招 搶企業利潤
「台積電代工的AI晶片最近跟著輝達一起解禁, 川普政府當然想分杯羹。」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最想要的,無非就是台積電的技術和錢,但是,魏哲家必須對股東負責,台積電並非美國公司,絕對不可能把技術和錢給美國,具體要提出什麼方案才能讓川普滿意,魏哲家一定很頭痛。」
資深科技業人士更直指,這次川普政府透過《晶片法案》的89億美元補助款,取得英特爾一成股權,就是要讓美國政府分享利潤。「當初台積電前董座劉德音拒絕《晶片法案》的分潤條件,現在已落實在英特爾身上,如今拿了66億美元補貼,還能進一步吃中國AI晶片市場的台積電,自然要回饋給川普些什麼。」
川普以收入抽成模式,要求輝達、超微分享中國收入,來換取出口許可;同時以補貼換得英特爾股權,藉此分潤,在在顛覆企業常規。對於魏哲家來說,川普給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前駐日代表謝長廷就點明:「深入分析美國的戰略邏輯,現在不入股台積電恐怕只是等待,或觀察期,長期來看,所謂美積電的壓力應該尚未消失。像是盧特尼克說『我們不能依賴台灣』,這句話也可以是指不能依賴台灣的公司生產、必須要美國公司自己生產,因為美國要自己要掌握AI,才能成為偉大的國家,那麼事情就比較複雜。」

尤其是美國政府已入股英特爾,雖然英特爾表示,美政府是被動投資人、不會進入董事會,但如果英特爾遲遲無法改善營收獲利,川普絕不會坐視不管。「擁有尖端技術且大賺晶片財的台積電,絕對是川普的首要目標。」科技業者搖著頭說。

知名分析師 揭未來風險
就算魏哲家已在今年3月與川普在白宮召開記者會,宣布擴大投資一千億美元在美國興建晶圓廠與研發中心,但川普仍嫌不夠,多次以懲罰性關稅與半導體關稅來威脅台積電,更公開表示要台積電加碼投資3,000億美元。「美方陸續傳出要台積電入股英特爾,或是分拆英特爾製造部門與台積電合資新廠,到最近的補貼入股台積電說,都是極限施壓的一環。」半導體業者不諱言地說。
然而,多次親自赴美與商務部溝通,仍敢喊出退還補助來阻擋川普政府入股台積電的魏哲家,真的有辦法承受不斷而來的壓力嗎?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發文指出,川普至少還有五大恐怖「殺招」能對付台積電。
「首先,就是美國可能從還沒正式宣布的針對性半導體關稅下手,豁免條件會不會從美國製造變成美國製造加美國持有?其次,先分割英特爾製造業務,把美國客戶及台積電拉來入股,並要求提供技術移轉,甚至不計代價加碼資本開支,跟台積電力拚18A及以上更先進製程。」陸行之預測。

陸行之認為,美政府還可能利用「美國版的國產替代比例」提升政策,要求美國客戶提高使用「美國持有公司在美國製造」的半導體產品比例。「像是近期輝達、超微與高通都被美國政府要求在英特爾下單,讓英特爾有機會取得領先。」
最後一張王牌,也是魏哲家最擔心的,就是美國政府手中的二大絕殺武器—《反托拉斯法》(反壟斷法),以及限制非美國競爭者採購美國設備的牌。「最狠的是限制非美國競爭者採購美國設備,包括原料、晶片設計工具EDA等美國技術,但這招太狠,短期應該不會發生。至於反托拉斯大刀出手?這高機率要等到阿斗(英特爾)扶不起來才會出手。」陸行之說。

圍堵大轉彎 改科技外交
然而,川普會極限施壓魏哲家,背後與美國對中AI政策大轉向有關。本刊調查,為了讓美國在AI戰場持續領先,川普已大幅調整AI晶片政策,7月23日頒布了《美國AI行動計畫》,從過去拜登時期的圍堵政策大轉彎,要向友邦輸出完整AI解決方案,包括AI硬體、軟體、應用程式和技術標準,顯示美國將從對高階AI晶片的高圍牆管制策略轉向,變成更積極主動的科技外交。「美國不能因過度監管讓中國迎頭趕上。」美國副總統范斯坦言。

據了解,未來美國AI晶片的出口政策將由商務部和國務院主導,與輝達、超微、谷歌、微軟、OpenAI以及Meta等美國企業合作,美政府將確保晶片不是來自潛在風險地區,避免供應鏈被滲透,或被他國操控。
有趣的是,就在美國開放輝達H20晶片可以賣到中國後,中國政府反而開始批評H20晶片有後門問題,可能帶來國安風險,並要求輝達進行說明,且敦促中國企業避免使用H20。
中國官方的大動作也讓黃仁勳開始應對,日前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甚至指稱,輝達已經要求鴻海、艾克爾和三星暫停H20晶片的相關作業,因為輝達想先賣完手邊庫存。

只不過,向來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中國AI客戶,似乎並未理會官方的呼籲。「不少中國民營AI公司,還是非常想取得H20晶片,媒體對於中國政府會阻止客戶購買美國晶片的報導是被放大了。」美系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
「中國聰明的話就不會禁止使用美國AI晶片,這樣只會拖慢AI算力。就算官方禁止使用輝達,他們(AI業者)仍會透過黑市或其他管道取得晶片。」電子業高層說:「趨勢很明顯,現在只有AI好,不發展AI要發展什麼?」
美參眾兩院 現反彈聲浪
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也認為:「H20晶片出口解禁有助於台灣半導體與零組件產業鏈的庫存去化,也能帶動測試、封裝與周邊零組件出貨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尚未宣布H20能否進口,輝達已開始設計下一款針對中國市場的晶片—B30A,「輝達將提供一款新產品,這將是據美國政府要求進行性能降低後的版本。」黃仁勳說:「正在尋求川普政府批准出售這顆晶片。」

不過,川普對中國開放H20晶片以後,美國內部已出現反彈聲浪,美國民主黨的眾議院議員就提出法案,要求對中銷售人工智慧晶片必須經過總統和國會的批准,共和黨的參議員也對黃仁勳對中銷售晶片的作法表示質疑。

就在川普政府對中AI政策轉向後,輝達和台積電都取得大賺中國AI財的機會,但川普仍全心全意要把半導體供應鏈拉回美國本土製造、持續逼迫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甚至分潤。面對川普一手胡蘿蔔、一手棍子的威脅利誘,台積電要如何才能趨吉避凶,在在考驗魏哲家的智慧。
台積電回應:與美有通暢溝通管道
對於美國政府極限施壓台積電,並請黃仁勳傳話一事,台積電表示,台積公司與美國政府有通暢的溝通管道,Jensen(黃仁勳)來台,是應台積電邀請來內部演講。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