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布丁又叫『布甸』,阮爸承接日本人教的作法,把它在台灣發揚光大,所以台灣做布丁的,阮家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最早把布丁用在辦桌甜點的,阮爸也是第一個。」,銀波布丁第二代吳文耀說。
【銀波布丁番外篇】追憶古早老滋味 布丁原本是鴨蛋做的

營養好吃的布丁是許多人盛夏必備甜點之一,台灣在日治時期開始流行布丁,但最早的布丁,並非是現在吃到的雞蛋口味,其實都是用鴨蛋製作而成。
日治時期,吳文耀的父親吳振漢,在台南康樂路上開設如今日咖啡廳般的銀波茶座,吳振漢向日人習得布丁製作技術後,首創將焦糖雞蛋布丁導入喜宴與冰果室通路,紅極一時。

早期台灣流行的布丁與今日布丁的外型有很大差異。吳文耀解釋,當時喜宴布丁通常做成一大顆、十人份,上桌前,服務生會先送上一盆清水供客人洗湯匙、挖布丁,舊時的布丁和現在的布丁口味上也相當不同。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