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宇龍加入集團22年,將美式管理、KPI績效帶入台灣最老工具機廠,他直言:「我的管理方式就是放手,員工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不是等我告訴你要幹嘛,以前大家習慣等董事長交代,但遠東機械真的要有機會成長和永續經營,哪可能每次都是董事長交代?一定要有一種文化是所有人願意主動出擊。」 比起父親什麼都要管,小至連1顆螺絲的採購議價都親力親為,莊宇龍只抓大方向的管理模式,曾被父親質疑管太少。莊宇龍是家族中唯一涉入經營的第三代,他透露:「其他堂兄弟也曾回來幫忙,但要推動改革真的很困難,光是開董事會,大伯、二位姑姑和我爸都是長輩,我的意見如果跟他們不一樣,要如何據理力爭?」 在改革老臣文化的過程中,如何兼顧人情倫理,高EQ的莊宇龍選擇軟著陸,「我的得失心不能太重,把自己訓練到前1分鐘還在會議上大吵,結束後又能帶著笑臉跟他們去聚餐,反正就是對事不對人。」扛起家族事業,莊宇龍直言,企業除了獲利賺錢,還肩負更多社會責任。 「今天遠東機械如果在台北,我可能比較沒興趣,因為它對地方的影響不大,但是在嘉義,如果我可以把集團帶領到下一個規模,我認為這對嘉義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個就很有趣!」自認還是熱血大叔的莊宇龍,骨子裡還是想做有意義的事,「這就像Kim Braly設計選手們都會想要用的高爾夫球桿,如果我能多做一些對一個地方有意義、有變化的事情,從中又能賺到錢,這不是再完美不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