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年,財政部保險司(金管會保險局的前身)就發布『人壽保險業承保身心障礙者注意事項』,要求壽險公司建立承保身心障礙者的經驗統計資料,但受限累積個案不多,很多保險公司至今仍拿不出資料。」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游開雄感嘆,時隔20年保險公司仍原地踏步。
【0.2張保單的悲哀4】政府鼓勵業者推微型保險 身障者:50萬保額只夠辦喪事
為了解身心障礙者遭拒保的原因,2018年2月金管會督促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建立身心障礙者投保經驗統計資料庫,要求業者審慎使用國外再保公司提供的經驗值,依國人健康狀況予以調整,以維護身心障礙者的投保權益。只是,目前數據仍少。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也坦言,「保險公司的數據若不多,開發商品本身就是問題。我們缺的也是數據,過去有些身障資料歸在內政部和衛福部,想整合還需要溝通。」不過,知名廣告導演范可欽質疑說:「現在人人有健保卡,難道健保大數據辦不到嗎?」
對此施瓊華回應,健保卡還不能做到障別區分,且涉及身心障礙者隱私,未來如果在確保個資保護及去識別化加以統計分析,有機會朝這個方向努力。而目前保險局也正著手針對不同障別,跟業者研擬訂出個別的核保評估項目。
只是眼前身障者究竟該如何規劃保障?微型保險可能是解方。近幾年金管會鼓勵保險公司推動的這項商品,由於保障單純,定期壽險及意外險保額最高上限50萬元,在刻意壓低佣金的情況下,保費便宜,以國泰人壽個人投保件為例,50萬元的意外險、年繳保費329元;50萬元的定期壽險,以30歲男性計算,年繳保費775元。「只能買50萬元,就只夠死後買棺材、辦葬事!」鄭龍水直言保障無感,他一點也不心動。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