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張保單的悲哀5】公益微型保險每年穩增2萬多件 學者:保險公司交代業績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微型保單有分定期壽險、意外險,及實支實付型意外醫療險。
微型保單有分定期壽險、意外險,及實支實付型意外醫療險。
金管會數據顯示,2018年身心障礙者新契約承保件數為6萬7,470件、拒保件數為1萬8180件;2019年新契約承保件數增至6萬9,014件、拒保件數則增為2萬296件。每一件拒保,都代表一個身心障礙家庭想解決自身風險缺口的期待落空。而上述還只是有紀錄的統計,在社會的其他角落裡,因為核保機制不透明、業務員沒有公平對待,被拒於保險公司大門之外的為數更多。
眼前身障者究竟該如何規劃保障?微型保險可能是解方。近幾年金管會鼓勵保險公司推動的這項商品,由於保障單純,定期壽險及意外險保額最高上限50萬元,在刻意壓低佣金的情況下,保費便宜,以國泰人壽個人投保件為例,50萬元的意外險、年繳保費329元;50萬元的定期壽險,以30歲男性計算,年繳保費775元。
「只能買50萬元,就只夠死後買棺材、辦葬事!」擔任過2屆立法委員的台灣公益聯盟理事長鄭龍水直言保障無感,他一點也不心動。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就比喻,微型保險是介於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中間的「夾層商品」,形式上是公益回饋,能照顧的人有限。
郝充仁繼續說明,「微型保險的投保對象主要是經濟弱勢族群,身心障礙者只是一小部分,目前累計約只照顧到10萬多名身障者,這幾年以每年穩定成長2萬多件速度在增加。」他不以為然地認為,保險公司對這項政策有「交待業績」的意味。
除了微型保險,其實目前市面上有唯二針對輕度及中度身障者推出的「身障保單」,一張是中國人壽的終身壽險、另一張是台灣人壽的終身醫療險,前者標榜免體檢、不加費、不除外,後者最高醫療給付總額為200萬元。但上市以來卻叫好不叫座。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