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的馬鈴薯,見光後容易變綠、冒芽,產生有毒的生物鹼,一定要放在乾燥、涼爽、陰暗的地方保存,也要避免與洋蔥、蘋果、香蕉等會產生乙烯(具催芽效果)的蔬果放在一起。
【防疫清冰箱4】馬鈴薯不發芽的關鍵 就是讓它遠離壞朋友

根莖類蔬菜也是疫情期間相當受歡迎的囤糧,但其實它們對保存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線都很敏感,番薯、胡蘿蔔、洋蔥如果發芽還可以吃,頂多影響營養價值和口感,但馬鈴薯可就不一樣了。
許多食譜都會建議烹煮根莖類蔬菜時要冷水下鍋,這是因為在攝氏50至70度的溫水中,酵素會分解果膠,重新形成網狀結構,從而讓蔬菜不容易被煮崩,澱粉在這個溫度下也會稍微被酵素分解成糖類,吃起來就更香甜。




像「羅宋湯」「煎薯塊」這類需要保持外型完整的料理,就需要冷水下鍋。但如果是「馬鈴薯沙拉」等要搗成泥的食譜,雖然滾水再下鍋也無妨,但我更建議用蒸的,既保留蔬菜的甜味和營養,也不會讓成品過度濕爛。








煎薯塊食譜 材料(4人份):
- 馬鈴薯⋯2大顆
- 奶油(可用植物油取代)⋯1大匙
- 橄欖油、鹽、胡椒、迷迭香等喜歡的香料⋯適量
做法:
- 馬鈴薯洗淨切大塊,冷水下鍋煮,直到邊角有點糊軟、但用筷子戳還有點硬的狀態,撈起備用。
- 在做法1的薯塊中加入橄欖油、奶油、鹽、胡椒與切碎的香料拌勻。
- 平底鍋中加入油,薯塊下鍋,小火煎到表面金黃。起鍋時可用新鮮香料裝飾。
羅宋湯食譜 材料(4人份):
- 馬鈴薯⋯2大顆
- 牛肋條⋯400克
- 胡蘿蔔⋯1條
- 洋蔥末⋯1顆
- 蒜末⋯1球
- 水煮番茄罐頭⋯1罐
- 番茄糊罐頭(可省略或用番茄醬取代)⋯2大匙
- 月桂葉⋯2片
- 迷迭香或百里香⋯1小把
- 黑胡椒、鹽、食用油⋯少許
做法:
- 牛肋條洗淨切大塊,用油煎至表面金黃。
- 在做法1的鍋中倒入蒜末、洋蔥碎炒香,下番茄罐頭與番茄糊,把番茄壓爛。
- 加入切大塊的胡蘿蔔、馬鈴薯、月桂葉與黑胡椒,加水淹過所有食材,小火燉1小時,並用鹽調整味道,即可享用。裝盤時可用新鮮香草裝飾。
馬鈴薯沙拉食譜 材料(4人份)
- 馬鈴薯(可用地瓜取代)⋯3大顆
- 火腿⋯4片
- 胡蘿蔔⋯1小條
- 小黃瓜⋯1條
- 沙拉醬⋯1小條
- 鹽、胡椒⋯少許
做法:
- 火腿切小丁備用。馬鈴薯在表皮畫一圈刀口,以電鍋蒸到用筷子能輕鬆插透的程度,剝皮備用。
- 胡蘿蔔與小黃瓜切薄片,用鹽抓醃後擠乾水分備用。
- 將做法1的馬鈴薯放進大盆裡搗碎,加入沙拉醬、火腿丁與做法2拌勻,並用鹽與胡椒調味。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