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投報率6%才出手 單親媽靠12間套房年賺140萬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54歲的廖嘉紅(R姐)買「現成隔套」當包租婆,精算投報率6%下手,年收租140萬元。
54歲的廖嘉紅(R姐)買「現成隔套」當包租婆,精算投報率6%下手,年收租140萬元。
54歲的退休理財顧問廖嘉紅,人稱R姐,多年前自住房貸轉貸時,受惠房市上漲,多貸出100萬元,她決定錢滾錢,尋覓好物件收租,當起包租婆。她精算黃金數字,投報率6%再出手,並不計較屋況老舊,買下現成的隔套,砸大錢優化,如今月收租12萬元,讓獨力撫養2個孩子的她,依然財富自由。
20250214money002 (6)_2025-02-14.jpg
「以前會想說,要先還清負債再投資,但是等到負債都還完了才做投資,坡道就變短了,反而是先評估投資報酬率若比房貸利息高,就要兩邊同時做。」10年來坐擁2屋、養出12間套房,月收租12萬元的包租婆廖嘉紅(R姐),這天在高鐵台中站開車載我們到市區。她說,買房子不論自住或收租,最注重location(地段),流通性強才是好物件。
20250214money002 (5)_2025-02-14.jpg
買房最重地段,以逢甲商圈為例,租屋需求大,轉手流通性強。
她強調自己不是炒房,「我們投資標的,是追求穩定現金流和增值空間,並在適當時機獲利了結,不管股票或房市,都要懂得『汰弱留強』。」

精算投報率 6%才出手

要當包租婆,精算成本很重要,因此R姐在財務規劃上,用最壞的打算做評估,堅持「租金收入」需完全負擔「房貸本利均攤」支出,「在這個前提之下,必須隔套,且要隔成很多單位,我才能擠出那麼多租金負擔我的房貸。」
為了省下隔間裝修費用,她選擇買現成隔套,但她會再花百萬元來優化屋況,「常聽專家教戰,股票的殖利率達五%就是存股好標的,我自己是設定買屋收租報酬率要達到6%,才能過關。」
20250214money002 (9)_2025-02-14.jpg
R姐買下現成隔套,再另外花百萬元優化屋況。(R姐提供)
5年前,R姐在逢甲商圈以總價720萬元買下隔套7間房型,「當時一間租金6千元,我以總價報酬率計算,年收租共50.4萬元,總價720萬元加上120萬元優化成本,投報率正好在6%,那就可以買。」
R姐也透露,近年房價高漲,已經壓縮投報率,與她14年前第一次買隔套收租,投報率逾10%之多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後來我不買電梯大樓,專攻公寓隔套,或跟朋友合資降低成本。」
買下房子砸大錢提高賣相後,可順勢漲租,也增添房屋價值,「最大的支出就是管線翻修,我看過很多老舊房子,電力都是不行的,電力不足就容易跳電走火,因此我向台電申請重新拉線,光是水電管線就要20萬元。」R姐強調居住安全,堅持這筆錢不可省。
20250214money002 (4)_2025-02-14.jpg
R姐表示,優化屋況最大的支出是花20萬元管線翻修。(翻攝彩虹屋高雄室內設計官網)

砸錢換管線 獨曬成賣點

「我們那個年代沒有這麼多電器,可是現在什麼都要電,我做的幾乎都是套房,要用到電力儲熱式的熱水器,女生還要吹頭髮,吹風機一啟動,電力不足就跳了。」R姐說,就算加計這筆維修費,投報率仍要達到6%標準,「做不到的話,那就要忍痛放棄了。」
水電管線全部翻新之外,R姐再強打「獨洗獨曬」,「以前的套房,雖然是單獨衛浴,但是洗衣機共用,我標榜洗衣服跟曬衣服都不必共用,有獨自的陽台曬衣空間。」
20250214money002 (10)_2025-02-14.jpg
套房皆有獨立衛浴、獨立曬衣空間,成為一大特色。(R姐提供)
為了拉高租金,R姐找資源勤學,「我上591租屋網站看哪一種房子租金開得高,然後比較租得低的和租得高的,發現套房『獨洗獨曬』、配色裝潢這類軟裝修,會有賣點。」
她深知套房空間小,先做好獨洗獨曬,緊接著是固定床的位置,「床做好,再放其他家具,用配色窗簾點綴、地板貼上貼花、角落放個立燈,整體氣氛又不一樣了。」

設智能電表 順勢漲租金

為了讓租客管理更精省,R姐還做智能電表,「連房租、電費都用儲值,智能電表的好處是當房客欠租時,他的儲值卡變成負數就沒電可用,房客必須儲值繳清房租,才有電可以用。」事實上,全面優化後,套房房租就可以從原先的6千元,順勢調高至9千、1萬元。
20250214money002 (3)_2025-02-14.jpg
為了讓管理更有效率,R姐採用智能電表,租客的房租、電費都以儲值方式管理。
其實剛開始買屋收租,R姐也曾踢到鐵板。8年前她在水湳經貿園區以600萬元買進隔套,「當時的算盤是,全區建設都在啟動,有中央公園、中國醫藥大學等,未來會超越七期,成為蛋黃中的蛋黃。」
優化之後雖吸引上班族承租,但有天租客卻跟R姐說,好多青蛙跑出來,「我一看才發現,這棟房子是自來水管線末端,水壓最小,永遠是最早停水、最慢出水,我找其他屋主商量增設加壓水塔,他們都不想做,那時又常常不下雨嘛!所以青蛙都冒出來。」當時租客常抱怨水壓不足,還要收這麼高的租金,「我沒辦法改善啊!3年前小賺5成脫手,再換其他標的。」
助理李小姐跟在R姐身邊20年,她觀察R姐精打細算且對房地產極有熱忱,看屋上百間也不厭倦,「多年前她離婚,想離開傷心地,賣掉房子換屋,而過去18年來因房價翻3倍,讓她手上攢出現金1千多萬元,評估可買2間房子,於是下手置產,一間跟兒女自住、一間用於投資收租。」
20250214money002 (7)_2025-02-14.jpg

套房穩定賺 享選擇自由

李小姐說,R姐當了包租婆後,便開始研究房地產稅法,假日還搭高鐵到台北上課,並開設FB粉絲專頁分享稅務議題,「我們是做保險起家的,她每次問我房地產稅法,我都滿頭問號,但她卻熱情地說:『沒關係!我把妳教到會。』」
幼時跟著母親在北市民生社區租屋,擺麵攤過生活,「身為長姊要照顧弟妹,我炒的家常菜味道不錯,媽媽還會拿去賣。我爸是反面教材,他遊手好閒,這輩子沒有認真生活過,我從小就希望長大多賺點錢。」
20250214money002 (2)_2025-02-14.jpg
單親媽媽R姐善用錢滾錢,養出2個啞巴兒子(2屋)穩穩賺錢。
中興大學農藝系畢業,R姐進入中研院分子生物所實習,「每天與實驗為伍,上班回家、兩點一線,我不喜歡這樣枯燥的生活。」她因此決定辭職當業務,踏進保險業,從此人生大轉彎,成為保經的超業。
婚後歷經罹癌、離婚,咬牙帶著龍鳳胎過生活,單親媽媽不向劣勢妥協,善用錢滾錢,如今54歲的她躋身包租婆行列,還養出2個啞巴兒子(二屋)為她穩穩賺錢。「大家常講財富自由,真正的重點是在後面的自由,賺錢是為了讓人生有更多選擇權。現在我終於有能力,讓自己的人生有選擇的自由了。」她笑說。
20250214money002 (8)_2025-02-14.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