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婉珍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23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普發萬元1/最速領懶人包來了!  線上申請、ATM、郵局領現一次看
財經理財
普發萬元1/最速領懶人包來了!  線上申請、ATM、郵局領現一次看
2025.11.07 05:58
政府普發萬元紅包降落,要如何領到手、把錢放進口袋才是最重要,本刊整理「最速領」懶人包,登記入帳領錢最快、ATM提領能摸到鈔票最開心,5大管道包括直接入帳、登記入帳、郵局領現等,讓你秒懂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讓萬元紅包輕鬆入手。
普發萬元2/1萬元別亂花!達人精挑4檔ETF 紅包變搖錢樹、穩領4%息
財經理財
普發萬元2/1萬元別亂花!達人精挑4檔ETF 紅包變搖錢樹、穩領4%息
2025.11.07 05:58
萬元紅包落袋,領到錢除了吃喝玩樂、享受生活,也可善用投資錢滾錢,而股市高檔震盪之際,抱緊優質ETF,門檻低也可分散風險,是小資族最友善的投資工具,本刊採訪3位達人帶路,從股價10多元的銅板價ETF篩選好標的,以1萬元紅包來說,貼個幾千元就能擁有1張ETF,簡單又聰明,打包一籃子股票可降低風險,爽爽買、安心抱。
普發萬元3/普發1萬元投資攻略 回檔10%再出手、ETF+高利活存雙軌賺
財經理財
普發萬元3/普發1萬元投資攻略 回檔10%再出手、ETF+高利活存雙軌賺
2025.11.07 05:58
普發萬元現金入袋,望著創高的多頭列車,要如何進場保平安?本刊採訪3位達人,整理出穩健派和成長派攻守策略,讓小錢滾大錢。
錢鏡你家/AI列車停不下來!陳威良:權值股必抱 2烏雲警訊出現再減碼
財經理財
錢鏡你家/AI列車停不下來!陳威良:權值股必抱 2烏雲警訊出現再減碼
2025.10.31 05:28
台股持續發燒,大盤不斷創高,股民帳面賺錢笑呵呵,但也併發「FOMO」症狀(Fears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有人瘋狂上車怕買不到,有人憂心牛市觸頂;有人糾結會不會一賣就噴、一買就套?搶搭資金行情,投資不是靠運氣,而是靠訊號,《錢鏡你家》節目邀請「股市全威」陳威良,他說,多頭市場就是順勢而為,但也要懂得判斷支撐線及烏雲警訊,正確解讀出場訊號,有助安全獲利。
理財最前線/政策鬆綁銀行態度仍保守 專家揭2大解方換屋不卡關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政策鬆綁銀行態度仍保守 專家揭2大解方換屋不卡關
2025.10.29 05:29
央行日前鬆綁換屋族「先買後賣」的舊屋出售切結期限,從原本的1年放寬到18個月,看似開啟「人道走廊」,有充裕時間賣掉舊屋,避開第2戶的限貸窘境,然而,實際執行卻充滿挑戰。本刊調查,銀行收切結書的意願仍低,政策放寬恐怕只是紙上福利,「我們不是首購,也不是投資客,卻是最尷尬的一群。」換屋族王先生感嘆。專家建議,銀行態度保守,採取「先賣後買」才是上策。
換屋族最尷尬1/政策開門銀行關門 央行鬆綁換屋期限淪紙上福利?
財經理財
換屋族最尷尬1/政策開門銀行關門 央行鬆綁換屋期限淪紙上福利?
2025.10.27 05:28
央行日前鬆綁換屋族「先買後賣」的舊屋出售切結期限,從原本的1年放寬到18個月,看似開啟「人道走廊」,有充裕時間賣掉舊屋,避開第2戶的限貸窘境,然而,實際執行卻充滿挑戰,本刊調查,銀行收切結書的意願仍低,換屋族遇2大難關、頻頻碰釘子,「我們不是首購,也不是投資客,卻是最尷尬的一群。」換屋族王先生感嘆,政策只是紙上福利。專家建議,銀行態度保守,採取「先賣後買」才是上策。
換屋族最尷尬2/換屋順序選錯貸款成數剩5成 專家揭唯一解方「先賣後買」
財經理財
換屋族最尷尬2/換屋順序選錯貸款成數剩5成 專家揭唯一解方「先賣後買」
2025.10.27 05:28
換屋族該「先買後賣」還是「先賣後買」?向來是兩難決定,然而在限貸令上路之後,換屋族幾乎只能採取「先賣後買」策略,原因在銀行態度保守,「先買後賣」申貸時容易卡關。
換屋族最尷尬3/避第2戶貸款限制改掛配偶名 小心重購退稅泡湯
財經理財
換屋族最尷尬3/避第2戶貸款限制改掛配偶名 小心重購退稅泡湯
2025.10.27 05:28
部分換屋族為了避開第2戶限貸令、爭取首購的優惠利率,會採取以配偶名義申貸。例如,王先生名下因有舊屋,新屋就登記在太太名下,並由太太申辦貸款,即可享有首購的貸款條件。然而專家提醒,要特別留意房屋買賣涉及的重購退稅資格。
理財最前線/有房更要有伴 退休族的養老新解方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有房更要有伴 退休族的養老新解方
2025.10.22 05:29
退休規劃,不只是一份存摺或一間房子。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少子化與家庭支援弱化的挑戰,「如何安度老後」成了人人該優先思考的議題。相較傳統養生村,台中沙鹿的好好園館走出一條新路,採「先買後住、包租代管」模式,退休前收租金,老後直接入住,兼顧資產靈活與生活安定;同時導入青年管家打造「類家人」服務,讓長輩不只住得安心,更能活得有伴。
養老新提案1/青銀共居宅讓長輩微笑 88歲李爸:生活管家就像我的孫子女
財經理財
養老新提案1/青銀共居宅讓長輩微笑 88歲李爸:生活管家就像我的孫子女
2025.10.20 05:28
退休規劃,不只是一份存摺或一間房子。台灣在2025年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少子化與家庭支援弱化的挑戰,「如何安度老後」成了人人該優先思考的議題。
養老新提案2/550萬買退休宅還能月收1.5萬 教授超前部署:我買的是老後安全感
財經理財
養老新提案2/550萬買退休宅還能月收1.5萬 教授超前部署:我買的是老後安全感
2025.10.20 05:28
面對長壽風險,退休規劃不只是存摺數字的累積,更是一場對生活品質的超前部署。相較於傳統養生村,台中沙鹿的好好園館走出一條新路,採「先買後住、包租代管」模式,退休前尚未入住,可先收租,老後享居住權、直接入住,讓原本可能沉睡的養老金,轉化為源源不絕的現金流,也預約老後的安身之所。大學教授顏瓊芬花550萬元買下1戶當包租婆,她說,「退休不只是孤獨終老,更要好好過生活,我買的不是一間房,而是老後的安全感。」
養老新提案3/退休不靠子女! 2大模式教你老後住得安心、錢還能滾進來
財經理財
養老新提案3/退休不靠子女! 2大模式教你老後住得安心、錢還能滾進來
2025.10.20 05:28
人生下半場,能自主選擇的安養方案,是最好的退休投資。國發會推估,台灣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突破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究竟要留在熟悉的家「自宅安養」?還是搬進養生村?或是嘗試新型態的青銀共融模式?是不少人即將面對的課題。其實老後生活不只該著重在醫療照護,理財與生活品質的抉擇也是重點,本刊採訪專家提出2大方案,老後生活及財務如何安排?自己說了算。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