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襯衫、西裝褲,背著電腦包,再拖一個裝滿理賠文件的行李箱,這是保險課程講師、勞保失能理賠專家鄭正一,全省跑透透幫客戶處理失能、醫療理賠的身影。從業逾20年,累積處理上千件理賠案,即使頂著夏天38度高溫,他也是趴趴走,哪裡有需求就往哪裡去。
達人理財/不靠保單靠簡單投資 保險講師定時定額年收60萬

保險課程講師、勞保失能理賠專家鄭正一,過去二十多年來盡力協助民眾申請勞保失能理賠而做出口碑,累積處理上千件理賠案。但這位保險講師規劃退休金不靠保單,而是靠簡單投資,過去8年每月定時定額台、美股,買入ETF及科技產業龍頭股,並在股災時勇敢進場降低成本,如今每年所領股利已經等同多領一份薪。

投資與保險 分進合擊
與大家想的不一樣的是,這位保險知名講師並不靠保單規劃退休金,而是仰賴最平實的定時定額,「我就買台股的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台積電,美股的波克夏、谷歌、蘋果、VT(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SPY(SPDR標準普爾五○○指數ETF)。」他用一分鐘就講完自己的退休金安排。

簡單的事重複做,鄭正一用8年時間體悟到,準備退休金一點都不難,只要選擇台股、美股市值型ETF加上龍頭企業,定時定額躺賺就好了。問他身為保險專家,怎麼沒靠保單做退休規劃呢?「投資與保險還是分開比較好;尤其儲蓄型保單都需投入大筆資金,適合存不住錢、或要做資產傳承的人,我沒有這樣的需求,也沒有這麼多錢啦,所以定時定額最適合。」他笑說。

從2017年起定時定額,每月至少投入2萬元在台股、4萬元在美股,8年後,鄭正一每年領到的股利約60萬元,等於平均月領5萬元,且帳上獲利超過3成,若再加上勞保老年年金及勞退,退休所得替代率早超過百分百。
攻略一:定時定額不間斷
鄭正一投資台、美股的8年期間,全球經歷新冠疫情、烏俄戰爭、美國暴力升息等重大事件,每次都讓股市跳水,但他仍持續扣款。「股市崩跌確實很可怕,我也會緊張,但我會問自己2個問題,第一是當初買入的原因是否存在,第二是投資的這些公司基本面是否有改變。」
鄭正一說明,他買入的標的都是ETF或產業龍頭股,前者有分散風險的效果,也已經用定時定額的方式投入;而檢視手上的龍頭股,基本面並無變化,「尤其現在所做的投資是為了未來的退休金,更沒理由在股價變便宜時縮手,所以就持續扣款。」
他的好友、財務顧問吳盛富表示,鄭正一性格穩定,且敢在股災時進場,例如2020年3、4月新冠疫情,全球股災最嚴重時,他還曾經買到一字頭的波克夏股票,隨後幾年股價不斷創高,甚至來到500多元,鄭正一也沒說要賣股,「就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標是長期投資。」
攻略二:勞保勞退領最大
再過2年,鄭正一就滿60歲,符合勞保老年年金請領規定,而即使提早請領需要打8折,算下來每月仍有2萬多元的收入,「我自己是已經決定提早請領,畢竟早領早享受。」除了勞保外,他的勞工退休金也已累積80多萬元,這部分則準備一筆領回。

他解釋,勞保老年年金提早領雖會被打折,卻能讓退休金累積時間從60歲就開始,最終總領金額仍可能比晚領划算。至於勞退一次領,則是考量可做好長期定時定額投資,報酬更優。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時鄭正一從保險業務員轉為自由工作者後,勞保即加保於職業工會,而相較一般企業勞工只要負擔勞保保費20%、健保保費30%,投保在工會個人需負擔60%保費,因此多數勞工都選擇以勞保最低級距來加保,今年是2萬8,590元;但鄭正一卻選擇以最高級距4萬5,800元投保。
他解釋,許多勞保給付都以投保薪資做為計算基礎,例如失能、傷病、死亡等,尤其是失能年金,計算方式與勞保老年給付相同,也因此雖然在職業工會投保,勞健保費自行負擔的金額較高,但他還是以符合現在薪資的最高投保級距投保,「這樣才最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鄭正一進一步說明,許多勞工在請領勞保老年給付前,已面臨失能問題,例如癌症或意外受傷,都有機會請領到失能給付。「像我前陣子跌倒,小指粉碎性骨折,住院2天,復健後小指近位指節間關節的彎曲度僅有40度,符合勞保失能等級最輕微的第15級,能請領失能一次金、給付一個月的投保薪資,因為我以薪資最高投保級距投保,所以請領到4萬5,800元。」
壽險業務員高詩涵則提到鄭正一對失能理賠的透徹了解,「7年前家人因車禍失能,由於對理賠與事故處理一無所知,只能向鄭正一求助,在他的指導下,從商業保險到社會保險逐步學習,才能讓家人安心休養。」而鄭正一的名言「若不懂法條、就無法了解權益」,也讓她有深刻體會。

攻略三:備妥保障型保險
鄭正一強調保險與投資應該分開,而他個人保障型保險配置早已做到位。除了3張住院醫療實支險,額度有20萬元以上,百萬元保額癌症險及失能險也都安排妥當,萬一嚴重失能,每月能有5萬元理賠。而針對保障型保險,他買什麼、家人就跟著買什麼。

從一位平凡壽險業務員,變成勞保失能理賠專家,鄭正一無心插柳柳成蔭;其實會鑽研失能理賠,主要是因為他曾見過同事親友明明有失能狀況,卻怎麼樣也申請不到勞保失能給付,而一頭栽進該領域。
有趣的是,鄭正一因全台跑透透,加上有大量文件需隨身攜帶,拖著行李箱已成為他的日常,「我到現在行李箱還是辦信用卡送的那一咖,也想要換新的,但想到會被太太唸就作罷。」他笑說,少花錢多儲蓄是他和太太的共識,就算現在不工作也能生活無虞,但2人每月的儲蓄率仍超過50%。而他如今最開心的是,能協助許多民眾從不賠到理賠申請到失能給付,讓勞工獲得應有的權益。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