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川普一記關稅鐵拳,為了安撫民心,政府端政策牛肉拋出零關稅政策,專家分析包括牛、豬、雞等農產品首當其衝,因為本來要保護本土畜牧業,提高進口關稅,現在一旦免稅,本土業者就沒競爭力。
眼看川普對台灣課徵32% 超高關稅,想要重啟談判,把傷害降到最低,賴政府提出零關稅政策,包括農工產品、汽車零組件,未來都可能免稅進口。
對外遞出橄欖枝,對內要安撫民心,根據經濟部國貿署統計,我國從美國進口主要貨品,包括天然氣、原油、燃料油等都已經免稅,其他商品稅率也很低,但為了保障農民收入,農產品進口關稅都偏高。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美國買最多的是大概是武器啦,另外可能就是包含航空器方面,農產品的進口向來也都是比較大的,但無論金額是不是最大,最首當其衝的一定都是農產品。」
根據統計,像是進口雞肉、豬肉,都依照價格來課稅,分別是20% 跟12.5%,至於鴨肉更誇張 ,稅金要課30%,另外牛肉則以重量來算,每公斤課徵10塊錢,若進口1噸就得付1萬塊稅金,但以平常吃牛排為例,一塊牛排5盎司 ,根本不到一公斤,算下來也只能省2-3塊錢,影響不大。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不但有關稅,甚至還有數量上的限制,那這些都是美國,會非常在意的事情,可能除了要大量的減少關稅,甚至降到零之外,可能原本很多設定的進口限制,恐怕可能都需要拿掉才行。」
專家分析,調降關稅條件,一旦農產品進口免關稅,間接衝擊的恐怕是本土畜牧業。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前組長黃全程:「當然(影響)很大,因為我們台灣養的雞,原物料都是靠進口的啊,所以我們成本高啊,如果它們肉雞又出來的話,我們白肉雞產業會比較不OK啦。」
這一記關稅鐵拳讓台灣不得不擴大美國牛、豬、雞等農產品進口,即便政府想方設法找解方,但若緩不濟急,恐怕民怨四起。
【往下看更多】
● 台指夜盤繼續崩 一天蒸發3500點 專家揭流動性風險
● 沒買股也影響!勞動基金單日失血逾千億 僅它勉強守住
● 全球股災席捲!唯一紅盤竟是印尼股市 原因曝光
【今日最熱門】
● 東森深度周報/國定假日條例拚入法! 7天假有望先還4天
● 美對台課徵32%關稅 行政院推880億協助方案 朝野會商爆口角火藥味濃
● 38歲「網紅洋媳婦」猝逝! 5天前才更新影片 最後身影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