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客家委員會為傳揚客家傳統藝術,2025年推出20場客家戲曲扎根校園推廣活動,今天(1日)在苗栗縣頭屋國小正式起跑,客委會邀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為師生帶來「當慶」演出。
「客家戲曲乜做得盡生趣!」客委會從2023年起,與台灣客家戲曲界的天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攜手合作,把客家戲曲帶入校園推廣,透過近距離講演互動,讓客家文化藝術、融入校園課程,特廣獲各校師生好評。
今年以「113年客家戲曲劇本創作徵選」佳作作品-《布驚.不驚》,編演為適合校園推廣的兒童劇,藉客家戲曲扎根校園活動,介紹傳統戲曲中的「行當」與唱腔,讓細人仔,認識生、旦、淨、丑不同人物演出的風格分類與採茶大戲特有的「平板」表演形式。
《布驚.不驚》演繹在客庄山林常見的一種氣味獨特、生命力強,被客家人命名「布驚草」的魔法草藥故事,劇情跳脫傳統,新增森林探險、可愛精怪及神鹿仙子等酷炫元素,以輕鬆快樂的奇幻兒童劇,引導學童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客家文化、歷史、先人智慧和客家戲曲藝術,同時也培養守護森林、尊重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永續觀念。
《布驚.不驚》由「2020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的蘇國慶,率領胡毓昇、吳代真等平均26歲的年輕演員共同演出,相信將獲得校園學子的共鳴與喜愛。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是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採茶戲」的保存團體,每位團員都有10年以上的專業戲曲訓練,此團自2014-2024年入圍「傳藝金曲獎」44個獎項並榮獲12座獎座。
客家戲曲扎根校園活動歷時3個月,客委會期盼透過戲曲解說欣賞、體驗互動及有獎徵答等活動,讓學童近距離接觸客家戲曲,感受客家傳統藝術「無共樣」的樣貌,為兼顧客家在都會地區的能見度,特別規劃於基隆、台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台南、高雄、屏東、花蓮及台東等都會地區或客語通行語執行成效績優地區國民中、小學進行,讓更多小朋友認識珍貴的客家傳統藝術文化。





客家委員會「114年度客家戲曲扎根校園」推廣
4月 1日(二) 苗栗縣頭屋鄉頭屋國民小學
4月 8日(二) 彰化縣花壇鄉花壇國民小學
4月11日(五)基隆市仁愛區仁愛國民小學
4月21日(一) 桃園市平鎮區北勢國民小學
5月 1日(四) 台南市安南區海佃國民小學
5月 6日(二) 新北市汐止區崇德國民小學
5月13日(二) 新北市深坑區深坑國民小學
5月15日(四)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
5月19日(一) 台中市龍井區龍峰國民小學
5月20日(二) 苗栗縣銅鑼鄉銅鑼國民小學
5月22日(四) 新竹縣立自強國民中學
6月10日(二) 新竹縣竹北市六家國民小學
6月12日(四) 高雄巿小港區桂林國民小學
6月19日(四) 花蓮縣壽豐鄉豐山國民小學
6月23日(一) 苗栗縣苗栗市大同國民小學
6月24日(二) 台東縣關山鎮關山國民小學
6月25日(三) 台北市萬華區大理國民小學
6月26日(四) 桃園市楊梅區上田國民小學
6月27日(五) 屏東縣萬巒鄉萬巒國民小學
6月30日(一) 基隆市信義區東信國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