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 06:50 臺北時間

何清漣專欄:馬斯克選擇收縮政治參與的幾個看點

mm-logo
時事
何清漣專欄:馬斯克選擇收縮政治參與的幾個看點

何清漣/作家、中國經濟社會學者,現今流亡美國

5月20日,曾被外界視為美國總統川普「第一合作夥伴」的馬斯克在卡達經濟論壇上的發言,毫無疑問成為世界關注點。這一發言明確了他個人的未來選擇與他對全球化的態度,他的未來選擇涉及三件事情:1、提前退出DOGE;2、減少政治捐款並收縮今後政治參與;3、發展特斯拉與SpaceX的業務,重新回歸本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馬斯克在論壇中特別提及「全球化不可逆」的立場,強調科技企業必須適應「多極世界」的供應鏈佈局,這一表態被解讀為對美國近年推行「友岸外包」政策的隱性批評。儘管未直接點名,但其「不應將商業問題政治化」的論述,與白宮當前推動的製造業回流戰略形成鮮明對比。這與他日前在社交平臺發文,推薦閱讀《1493》這本書,喚起人們對哥倫布遠航產生的全球影響之回憶一脈相承。

那麼,馬斯克退出的看點究竟在哪?

一、馬斯克退出早有徵兆

美國媒體與政治觀察評論者都早就預測馬斯克會退出政府工作,任何蛛絲馬跡都不放過。今年3月20日《紐約時報》發表《五角大樓為馬斯克安排對中國作戰計畫簡報會》,援引多名美國官員的話,披露馬斯克將於21日在五角大樓聽取美國軍方有關潛在對華戰爭計畫的絕密簡報。報導認為,此舉意味著馬斯克將獲得接觸國家最高軍事機密的許可權,但有批評者稱,馬斯克在華擁有廣泛商業利益,這與他獲取有關中國的戰略機密相衝突。在報導發出當日深夜,川普急忙在「真相社交」平臺上否認了上述消息,稱《紐約時報》的文章是「假新聞」,「他們錯誤地稱,馬斯克明天將前往五角大樓,聽取有關任何潛在『與中國開戰』的簡報」,「這太荒謬了?中國甚至不會被提及或討論。」

從那以後,馬斯克離開政府工作已經不是猜測重心,而是離開的時間,有人甚至提出130天是按照打卡的日子(不打卡不算工作日)精密計算,可能不會是5月31日。我本人認為他退出是必然的,他這個「清道夫」工作帶來的仇恨註定了這工作吃力難討好,退出的方式是公開還是隱蔽,則完全取決於當事人的個性。

二、馬斯克對關稅戰持批評態度

川普團隊最重視的外交槓桿關稅戰,馬斯克一直不贊成。早在3月底,在川普宣佈對進口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加征關稅之後,馬斯克就表示他的公司也無法倖免。美國官方資料顯示,特斯拉占整車價值約20%至25%(按美元計算)的零部件要從墨西哥進口。但主戰派都認為他這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據《華盛頓郵報》4月7日報導,馬斯克曾於4月5日親自向川普呼籲,加征關稅已在全球引發市場動盪,並招致商業領袖的批評。要求撤銷大規模關稅政策。然而,川普不僅未作讓步,反而在次日警告中國取消早前對美國「對等關稅」實施的報復性關稅措施,否則就要再對中國商品加征50%的關稅,並且將停止與其協商。

與此同時,馬斯克在X平臺上批評了關稅計畫的核心設計者——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稱納瓦羅的哈佛博士學位表明他的自負多於腦子,「擁有哈佛經濟學博士學位是個壞事,不是好事。」並轉發了一段已故保守派經濟學家密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視頻,後者在視頻中強調國際貿易合作的好處,主張「價格的非個人運作」。

此外,《華盛頓郵報》還披露,許多支持川普參選的商界與科技界領袖都對總統執意實施如此激烈的關稅措施感到震驚,同時也對自己未能對政策產生更多影響感到失望。馬斯克的朋友、投資人喬·朗斯代爾(Joe Lonsdale)表示,他近日已勸說「政府中的朋友們」,指出這些關稅對美國企業的傷害將大於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包括馬斯克在內的一批商業領袖正嘗試組建一個非正式團體,以遊說川普政府採納更為溫和的貿易政策。雖然他們去年仍支持川普,但也清楚他長期以來承諾的大幅關稅可能對科技行業甚至整體經濟造成破壞。

誰都明白,川普是川普總統是最終的決策者,其他人只是執行者,反對關稅戰,應該是馬斯克與白宮最大的意見衝突。儘管此後馬斯克還陪同川普總統訪問中東,參加了川普和南非總統西瑞爾·拉馬福薩的會見。但從媒體流傳他與貝森特、盧比奧等閣員之間不斷的激烈爭吵,外界都在計算他擔任白宮特別顧問的日子。

三、馬斯克減少政治捐款的影響

在卡達經濟論壇的講話中,馬斯克還透露,他打算大幅削減政治捐款,未來在政治競選中的投入將「大幅減少」,「我認為我已經做得夠多了」。2024年的選舉週期中,馬斯克投入超過2.6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巨額政治捐獻者。這還不包括他在今年為佛羅里達州的兩次特別選舉提供的捐款。

誰都知道,美國中期選舉臨近,馬斯克減少捐款,將對共和黨的競選資金形成明顯的影響。鑒於關稅戰與美國商界精英意見嚴重相左,富豪團隊的捐款熱情將明顯減少。馬斯克減少捐款的表態,對共和黨無疑是個非常不利的消息。

四、退出之際,馬斯克再次表達他對中國的真正看法

5月20日,馬斯克地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提及中美科技競爭時表示:中國擁有數量驚人的傑出人才,中國的實力不一般(special),但身處中國之外的大多數人對此缺乏認知。最後還表示:「我很欽佩中國的實力。我覺得身處中國之外的大多數人都不清楚中國的實力,這種實力不一般。」

馬斯克認為,中國的實力不一般(special),但身處中國之外的大多數人對此缺乏認知。東方IC
馬斯克認為,中國的實力不一般(special),但身處中國之外的大多數人對此缺乏認知。東方IC

馬斯克並不諱言他對中國的好感,這在他被任命為DOGE的負責人之時,曾引發了美國媒體廣泛的批評,比如《馬斯克與習近平的關係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紐約時報》Dec 31, 2024)提到,美國正在與中國展開一場激烈的太空競賽,鑒於SpaceX幾乎壟斷了美國的火箭發射,馬斯克與中國領導人的關係可能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美國之音回顧了馬斯克在他X上發表過的言論,並結合媒體採訪與報導,整理出一篇《馬斯克在美國政壇影響力大增,他在中國議題上說過哪些話?》(VOA,Nov 12, 2024 )。

五、馬斯克再次證明民主選舉代理人政治的缺陷

馬斯克參與政治的方式在美國史無前例,這不僅是他付出的巨額捐款,更在於他的毫無保留。DOGE的工作主要是裁撤聯邦政府部門,誰都明白這必然引發針對他個人的仇恨。熱愛美國的人有不少,但以他的身價段位,主動請纓做這項工作,足以說明他的真誠與愛到奮不顧身。

在馬斯克退出聲明發出之際,美國的頭條是如下內容,尤其是《大西洋月刊》這篇《埃隆·馬斯克的興衰沉浮》,堪稱左派媒體幸災樂禍的代表作。

不過,馬斯克似乎沒將DOGE列為他的遺產。5月3日,馬斯克接受了福克斯新聞頻道《與蘿拉‧川普談我的看法》(My View with Lara Trump)節目採訪,在訪談中,他承認自己與川普在80%的事情上觀點一致,但將自己的貢獻定位於SpaceX: 「我幫助推動了文明的進步,豐富了知識和能力的儲備——我幫助理解了宇宙。」對於馬斯克而言,淡出政治舞臺或許正是其商業版圖擴張的新起點。

我相信短期內不會再有馬斯克這樣不顧個人安危全身心投入政治的美國企業家。馬斯克卡達論壇上的發言被視為他選擇收縮政治參與的重要表態,從個別案例的角度看,暴露出他與白宮在政策方向上的分歧,與團隊的矛盾則讓他對參與政治的風險重新進行評估;但更深層的,無論是拜登政府還是川普政府時期的執政,都反映了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委託代理人政治」的一個致命缺陷:選舉完成之後,產生了代理人(總統或者其他政府領導者),委託者(選民與捐款者)就再也無法約束代理人的行為,無論如何不滿,都得等下次選舉。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何清漣:川普關稅戰最大贏點是戰勝自己
何清漣專欄:過山車般的美國關稅戰帶來的自傷
遭指被馬斯克衛星「帶壞」 全村變老司機沉迷AV!巴西部落要告《紐時》
更新時間|2025.05.28 07: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