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 11:26 臺北時間

偏頭痛竟害失能!研究揭1解方 比吃藥有效

mm-logo
時事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神經內科醫師杜宜憲提到,若想緩解頭痛問題,運動是最佳良藥,再搭配藥物,效果會更好。(圖/PIXABAY)

▲神經內科醫師杜宜憲提到,若想緩解頭痛問題,運動是最佳良藥,再搭配藥物,效果會更好。(圖/PIXABAY)

許多人出現頭痛問題時,通常會依賴止痛藥來緩解,但治標不治本。神經內科醫師杜宜憲指出,頭痛患者常伴隨憂鬱與焦慮情緒,尤其是慢性偏頭痛。研究發現,運動能有效改善頭痛症狀,若想達到療效,運動的強度、頻率與時長都必須達標,就像服用藥物一樣,而且必須持之以恆。

杜宜憲在臉書粉專指出,根據近30年(1990至2021年)的全球資料分析,導致人類過早死亡或失能的三大神經疾病依序為「中風、新生兒腦病變、偏頭痛」,其中偏頭痛名列第三。而頭痛患者常有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尤其是慢性偏頭痛者,一個月頭痛十幾天,不憂鬱也難。此外,肥胖也是導致頭痛的原因之一,當身體質量指數(BMI)越高,慢性偏頭痛的發生率也越高。

杜宜憲表示,若想真正改善頭痛困擾,除了控制體重外,運動是最佳良藥。運動時人體會釋放腦內啡,短期內能消除疲勞,長期則可改善情緒與睡眠品質。在偏頭痛的治療中,「有氧運動」是目前研究最多、證據力最強、且最節省時間的方式。不僅能緩解頭痛,還能提升心肺功能。建議從跑步、快走、爬山等運動開始,若擔心運動傷害,也可選擇游泳等對關節負擔較小的運動。

杜宜憲提醒,最適當的運動強度,可用「喘的程度」來判斷,達到「可以說話,但不能唱歌」的程度即可。運動強度若過高,可能會引起「運動頭痛」。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後,可逐漸增加運動頻率,目標是每週至少3天、每次30分鐘。有些人運動1、2個月後沒見到明顯效果,就選擇放棄,甚至認為追劇更能紓壓,於是又回到依賴止痛藥的老路,未真正處理問題根源。

杜宜憲強調,透過運動改善頭痛確實是可行的,但不同類型的運動,效果也會有所不同。例如有氧運動需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而瑜珈則需每週五次、每次50至60分鐘。運動就像藥物一樣,若要達到預期療效,強度、頻率與時間缺一不可。剛開始培養運動習慣時,應循序漸進、穩定累積。若想確認是否有效,應先檢視自己的運動量是否達標。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不是過油!茄子「多加1物」不變黑 保持亮麗色澤
疫情再起!「6類食物」是感冒剋星 營養師大推:防病毒、抗菌
無症狀也中鏢!醫自曝感染一級致癌物 快做「1事」防胃癌
晚餐吃錯時間害罹癌!醫點名「3致命習慣」:胃癌風險激增

更新時間|2025.05.28 11: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