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雲買房有撇步】精算投報率 他買美國房子收租來支付台北租金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10多年前,大直是離台北市區最近的重劃區,房價相對便宜。
10多年前,大直是離台北市區最近的重劃區,房價相對便宜。
曾有媒體披露藝人聶雲在台北大直買賣過房子近10間、獲利至少上千萬元,面對「房產大戶」的形容,聶雲低調回應:「沒那麼多間,個位數。我做事很實際,房子是買來自住的,孩子一個接一個生,生了3個,住不下就要換嘛!」面對現今台北的高房價,他竟早已賣掉房子,選擇聰明租屋。
回顧台灣房市過去15年的發展,很多人在多頭波段中賺到錢,但要像藝人聶雲在低檔認為「租不如買」、又在高檔警覺「買不如租」的人,倒是很少見。
買過台灣、美國、中國等地的房子,聶雲最多曾經同時持有5、6處房產,但早在這幾年台灣房市景氣下滑前,他就已經獲利落袋。目前他靠著美國洛杉磯的房子收租,支付台北相對便宜的房租。
「如果有人跟你說,房地產只會漲、不會跌,那他一定是騙你的,或者他可能沒投資很多年。」聶雲指出,只漲不跌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房地產只是景氣循環相對長,一好就漲10年,很容易讓人忘記它曾經乏人問津;台灣2003年SARS風暴、美國2007年次貸危機,都讓人不敢進場買房。
「房價暴跌時,跟沒人要的高麗菜一樣,反過來思考,當便宜的高麗菜出現,也是機會。因為供需間自會找到平衡。」就像他在次貸危機後回美國買房一樣,處處黃金,但現在他打開常看的美國房仲網,指著自己熟悉的區域說:「這個住宅區我買過,你看這間房子售價34萬8千美元,我之前交易過的房子才買19萬美元。」
聶雲認為,投資最重要是找到機會點,危機就是轉機,所以危機一點都不可怕,最怕的是混沌不清,然後動也不動,「好比中美貿易戰,打下去機會就來了,或者兩邊找到解決之道也是機會。可是不動就麻煩了。」
聶雲靠著美國洛杉磯的房子收租,支付台北相對便宜的房租。
聶雲一家目前在台北租屋,他說原因是時勢所逼。「幾年前台灣的房子有賺價差的空間,但租金水準卻長期是全世界數一數二不划算的地方;反觀美國,價差空間雖小,但是租金報酬高。」
他以1000萬元為例,在台北買房可能只有1房1廳,最多買到2房1廳,出租月收還不到3萬元;可是1000萬元如果移去美國買房子,可以買到月租金4萬元的房子,所以聶雲算盤撥一撥,把錢挪移到美國房市。
「聽起來好像我很厲害,但不厲害的一面是,我買不起台北價值5000萬元的房子。」聶雲表示,家裡有3個孩子,符合他需求的房子可能要價5000萬元,即便買不起但租得起,「在美國只要買3000萬元的房子,它的租金回報就足夠讓我在台北租下5000萬元的房子。」聶雲認為,這是兩相比較下最划算的投資,「說我很厲害嗎?我只是很實際。」他自己下了結論。

聶雲投資房產小檔案

  • 出生:1972年
  • 職業:藝人、主持人、DJ
  • 學歷:蒙市加州州立大學
  • 家庭:已婚,育有2子1女
  • 投資事蹟:買賣大直房產獲利至少千萬元
  • 投資心法:避開99%多數人的行為,就能往1%富人靠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