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酒菜當主角1】宛如香料聯合國的「雷」小皿料理 藏茴香雞胗檸檬精油感炸裂、大紅袍花椒炸雞香麻涮嘴會員專區美食旅遊招牌小皿料理「獨門大紅袍花椒炸雞」酥香多汁,以老闆研發的辛香料祕方醃製。文 楊欣樺攝影鄭祺耀發布時間 2022.06.29 10:57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炸雞香料琴酒咖哩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理想的下酒菜定義應該是:好吃是基本條件,分量不用多,但選擇一定要豐富。這回嚴選香料系小皿料理、日式酒肴和西班牙Tapas,風格各異,做為同時滿足舌尖與胃袋的下酒良伴,鐵定夠格。 這次終於來到「雷」,雷不是指這裡的菜,而是取自老闆黃安國(Leslie)的英文名字。雷在經過法式甜點、咖哩的階段後,今年3月初以香辛料小皿料理再出發,在Leslie的一人廚房裡,香料盒就擺在最顯眼的地方。我在這裡吃到的兩道菜「獨門大紅袍花椒炸雞」與「孜然藏茴香雞胗」,風味鮮明,非常厲害。老闆黃安國從法式甜點轉投入香料領域,習慣親力親為,親自採買食材與香料。廚房架上的辛香料盒,陳列整齊。「焗烤香料牧羊人派」以擠花袋一圈一圈擠出馬鈴薯泥整平,可見法式甜點的精細度。在「焗烤香料牧羊人派」馬鈴薯泥下層,鋪滿以肉桂、孜然、芫荽等香料調味的牛絞肉。(260元/份)他從咖哩一頭栽入香料領域,帶領大眾品味芳美香料的方式,是Twist熟悉菜色,好比你吃過炸雞,但沒吃過大紅袍花椒炸雞,你試過牧羊人派,但沒試過香料系牧羊人派,雷式辛香系料理,熟悉、曖昧又讓人好奇。Leslie透過閱讀研究,走訪大稻埕、印度香料行採購香料,研發試做菜色,其中最特別的調味是老雷版本的「十三香」,他說:「十三香中,很大比例是花椒,當初試做時放太多木香,過於木質調,就減少分量,同時增加八角,焙炒完放涼磨碎,第2天香氣才會出現,調了滿久。」喜歡「獨門大紅袍花椒炸雞與黑豆脆薄餅」飽滿的花椒香;鹹鹹的黑豆脆餅,像零嘴可中和炸物。(200元/份)「炸馬鈴薯麵疙瘩與特色辛香咖哩醬」不用現成咖哩塊,以自家調配的咖哩香料和蔬菜油、十三香熬煮,馥郁微辛。(280元/份)招牌「獨門大紅袍花椒炸雞」就用上十三香醃製,雞肉裹上加入紅椒粉的漿粉酥炸,花椒香氣奔放而不滿溢,配上印度薄脆餅,鹹味涮嘴。我問老雷,這麼費工製作十三香,有用好用滿嗎?他帥氣回應:「什麼都加就不特別了。」慢慢咀嚼「孜然藏茴香雞胗」,會湧出檸檬精油般香氣。(150元/份)「烙烤香料蕈菇雞肉乳酪薄餅」以葫蘆巴籽與黑芥末籽拌炒蕈菇、雞柳,平衡乳酪奶香。(220元/份)「大人的提拉米蘇」手指餅乾浸潤過白蘭地與濃縮咖啡,瑪斯卡邦乳酪加入瑪薩拉酒,酒感很大人系。(200元/份)「孜然藏茴香雞胗」用精修去除銀皮的雞胗,以芫荽籽、孜然、辣椒粉與薑黃醃製,冷油提出孜然、印度藏茴香味道,加入雞胗煮至醬汁收乾,得格外注意火侯與時間,烹調過久香料容易反苦,舀起一匙雞胗放進嘴裡,像被滴進好幾滴檸檬精油,印度藏茴香的百里香氣息讓內臟料理變得清新可人;加入葫蘆巴籽的「烙烤香料蕈菇雞肉乳酪薄餅」,帶微微苦味,剛好可融合奶香。經陳年的「波蘭 盧布斯基 七年琴酒」風味純粹,延伸料理的辛香調性。(左,純飲或加冰塊,300元/杯、右,加通寧水,360元/杯)店內牆面為輕盈茴香綠色系,神清氣爽。有著日雜風外觀的「雷 香辛小皿料理&酒」,賣的卻是重口味小皿料理,反差魅力十足。延續香料主軸,酒單中特選多款琴酒,歐洲、美國、亞洲甚至特別限定版琴,都能點單杯,可選純飲或「套」蘇打水、通寧水,Leslie推薦「波蘭盧布斯基 七年琴酒」,「喜歡它的簡單,主原料是迷迭香和杜松子,帶有薰衣草香。」我倒感受到酒裡的花椒香味,立刻聯想起剛才的花椒炸雞,還有在嘴裡炸裂出檸檬精油感的雞胗,加上入喉翻湧而上的氣泡,就是爽外。雷 香辛小皿料理&酒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160巷11號1樓電話:02-2700-4175營業時間:19:00~22:30,週五、六至23:00,週日、一公休。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備註:基本消費酒類每人200元。★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