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註冊/登入登入

財經理財

理財

美食旅遊

美食焦點旅行台灣看見世界廚房密技好酒情報

娛樂

鏡大咖影劇專欄

人物

一鏡到底心內話鏡相人間財經人物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完整全文
  • 財經理財
    理財
  • 美食旅遊
    美食焦點
    旅行台灣
    看見世界
    廚房密技
    好酒情報
  • 娛樂
    鏡大咖
    影劇專欄
  • 人物
    一鏡到底
    心內話
    鏡相人間
    財經人物
  •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
    完整全文
  • 動態雜誌
註冊/登入登入

【全文】金管會擴大金檢投信 基金經理人陷炒股風暴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為遏止基金經理人藉人頭炒股歪風,金管會出重手金檢多家投信,並查出有多位基金經理人涉案,全案正擴大偵辦中。(示意畫面,使用AI繪圖Midjourney產出,再由本刊美術組後製完成)
為遏止基金經理人藉人頭炒股歪風,金管會出重手金檢多家投信,並查出有多位基金經理人涉案,全案正擴大偵辦中。(示意畫面,使用AI繪圖Midjourney產出,再由本刊美術組後製完成)
文
  • 陳仲興
攝影
  • 董孟航
  • 楊弘熙

發布時間 2023.03.21 05:5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炒股投信金管會經理人財經時事基金
facebook-shareline-share
已複製連結
donate贊助本文
  • facebook-shareline-share
    已複製連結
  • donate贊助本文
  •   操作人頭戶 非法炒股
  • 為自身圖利 最輕3年
  • 金管會徹查 異常提領
  • 基金弊案頻 規模縮減
近年來,國內明星基金經理人接連爆出人頭炒股弊案。本刊調查,金管會去年底對投信出重手,發動大規模金檢,包括國泰、復華、富邦以及保德信等4家投信,在金檢後傳出有8位經理人涉案的消息。「金管會已掌握異常資金流向的經理人,並函請當事人和公司提供資料說明,檢調2個月內將搜索外,還會有下一波金檢。」爆料人士對本刊說。

共同基金與ETF

共同基金指的是投信公司向社會大眾公開募資投資股票的基金,從中賺得股票差價、股息,由投資人和負責選股操作的基金經理人分享,管理費相對較高。

ETF買進的股票則是由「指數成分股」進行挑選,基金經理人無法分紅,管理費自然相對較便宜,由於共同基金績效不見得能打敗指數,在管理費相對便宜,加上經理人炒股舞弊案連環爆下,民眾對共同基金信任度降低,投資ETF的人也越來越多。

近日,美國3家地區性銀行連續倒閉,加上歐洲金融巨擘瑞士信貸也爆雷,重擊全球股市,讓國內金融業者個個繃緊神經,緊盯國際經濟金融局勢變化。不過,早在去年底,國內投信業早已經歷風暴洗禮,業者風聲鶴唳、叫苦連天。
金管會已掌握有異常資金流向的基金經理人,函請當事人和投信公司提供資料說明,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操作人頭戶 非法炒股

本刊之前接獲爆料,為整治國內基金經理人涉及人頭炒股弊案,金管會去年底動作頻頻,先後對國泰、復華、富邦以及保德信等4家投信公司進行專案金檢。「金管會的人一進到辦公室,就要求所有人把帳戶、密碼和電子郵件信箱通通交出來,態度非常凶悍。」一名經歷金檢過程的基金經理人心有餘悸地對本刊說:「從沒見過金檢這樣搞,簡直把大家都當成賊一樣在查。」
勞退基金曾爆炒股弊案,負責官員聯合基金經理人炒作遠百股票造成損失,引發勞工團體前往勞動部抗議。
就在金檢結束後,投信業近期盛傳,金管會目前查出8位經理人涉及在外開設人頭帳戶,先行買進特定股票,再用投信公司向大眾募集的基金拉抬相關股票,待炒高股價後,就從人頭帳戶趁機出脫股票,謀取不法利益。
根據了解,其中一名投信經理人,藉人頭帳戶炒股獲取的鉅額利益,連同事都不敢置信,「聽到這個數字時,下巴都快掉下來了。」該涉案經理人身邊的同事說:「這應該是有史以來,最敢私下賺錢的經理人了。」

為自身圖利 最輕3年

另一位涉案經理人則是在公司附近買房,利用原本應該操作共同基金、為投資大眾管理資產的上班時間,以拜訪上市公司為由請假外出,結果是走幾步路到自己買的房子用人頭炒股牟利。
為遏制人頭炒股歪風,金管會除鐵腕實施金檢外,更已經函請涉案的投信公司和基金經理人提供資料說明。「投信經理人透過基金拉抬自己股票的行為,可能侵害投資大眾的權益,因此除金管會金檢外,接下來檢調單位也將追究涉案經理人的法律責任。」業內人士分析。
究竟這些涉及炒股的經理人會面對哪些罪責?「據《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105之1條規定,投信經理人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資產、委託投資資產利益,而違背職務之行為,致生損害於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資產或其他利益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因犯罪獲取財物或財產利益達1億元以上,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律師黃國益說。
一位資深基金經理人表示:「人頭炒股案在投信圈不少,金管會查案的動作,到現在還沒有停下來,經理人們最近有如驚弓之鳥,怕稍有不慎,就查到自己頭上。」

金管會徹查 異常提領

一位基金經理人透露,「金管會來函要求說明,通常都已掌握異常金流,只要買賣的股票和負責操作的投信基金有重疊,恐怕就要面臨背信罪的問題,照過去經驗,2個月以內檢調單位就會發動搜索。」
「所謂異常金流,指的是銀行帳戶出現50萬元以上,或是突然出現多次異常提領現象,這個時候銀行就會通報主管機關,金管會調閱錄影帶,若發現提領者是基金經理人,那他就中獎了。」該經理人說。
前統一投信明星經理人張繼聖(前右),被金管會查出用人頭炒股不法獲利2.4億元,已遭台北地檢署起訴。(中央社)
本刊調查,這波專案金檢,主要針對近3年離職基金經理人的操守進行全面調查,一位不願具名的投信主管說:「這些人敢離職,就代表他們賺到錢,不用擔心沒有工作和收入,但也因離職後沒有薪資收入,一旦從人頭帳戶把錢搬出來用,銀行通報異常提領後,就會被鎖定調查。」
像是前統一投信明星經理人張繼聖,就是在離職二年後動用人頭帳戶,才被金管會查出。他曾是「統一大滿貫基金」「統一強漢基金」操盤手,其中,統一大滿貫曾獲短中長期績效冠軍,張繼聖也被稱為台股基金第一操盤手。
績效卓越的張繼聖,後來被金管會與檢調查出,2017年到2018年間,透過人頭搶先布局統一大滿貫基金和統一強漢基金預定買進的股票,在基金拉抬掩護下,趁高價偷賣私人持股獲利達2.4億元。「不要以為離職就沒事,近3年離職的基金經理人,現在都剉著等。」多名投信經理人異口同聲說。
瀚亞投信前投資長劉興唐,遭查出用人頭買股再指示基金跟進,拉抬股價獲利出場,已遭解職。(翻攝瀚亞投資臉書)

基金弊案頻 規模縮減

一位金融業主管搖著頭說:「國外的共同基金仍在成長,但台灣的共同基金規模卻越來越小,反而是沒有基金經理人主動選擇成分股和控制持股比例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高速成長,因為共同基金的經理人被查到用基金拉抬自己股票的弊案越來越多,為避免權益受損,民眾在投資的時候,寧願捨棄共同基金,改買ETF。」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07年時,台灣ETF規模只有440億元,共同基金是4372億元,今年1月國內ETF規模已高達8483億元,增加了19倍,但共同基金僅剩3669億元,竟比2007年衰退,兩者消長十分明顯。
ETF買進的股票是由「指數成分股」進行挑選,基金經理人無法插手選股。
近年來,金管會追查懲處不少涉炒股案的經理人,但依舊有人飛蛾撲火、以身試法。「他們觸法的原因,可能與承受的壓力和薪資所得不成比例有關。資淺的經理人月薪約6萬到8萬元、資深經理人則是10萬到12萬元,薪水大概只有上海、深圳或是華爾街的1/3,且一旦基金投資績效不理想,經理人可能隨時被解聘。」投信主管分析。
針對金管會對投信進行大動作金檢,本刊向金管會查證,金管會官員表示:「金檢仍在進行中,細節不方便透露,無法提供相關資訊。」遭金檢的國泰投信表示:「本公司若有金檢查核需要,皆會依法配合辦理,請勿以市場訊息揣測,一切依據主管機關公告為準。」
富邦投信表示,如果有員工在公司不知情下,進行非法之情事,本公司將對當事人做出最嚴厲懲處,以保障投資人權益。復華投信與保德信投信目前皆不回應。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

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

donate贊助本文
延伸閱讀
  • 【全文】聯手蔡長海挑戰全球50大藥廠 林榮錦啟動晟德第三次轉型
    【全文】聯手蔡長海挑戰全球50大藥廠 林榮錦啟動晟德第三次轉型
  • 【全文】蘋果加速釋單紅鏈 台廠供應鏈拚海外大擴廠
    【全文】蘋果加速釋單紅鏈 台廠供應鏈拚海外大擴廠
  • 【全文】方東美故居華麗變身 力麒董座郭淑珍推動古蹟重生
    【全文】方東美故居華麗變身 力麒董座郭淑珍推動古蹟重生
  • 【全文】理事長大位喬不攏 北市旅館公會3月恐吹熄燈號
    【全文】理事長大位喬不攏 北市旅館公會3月恐吹熄燈號
  • 【經理人炒股風暴】金管會出重手金檢投信 8基金經理人陷炒股風暴
    【經理人炒股風暴】金管會出重手金檢投信 8基金經理人陷炒股風暴
  • 【經理人炒股風暴1】明星經理人離職2年照被逮 金管會祭絕招抓炒股弊案
    【經理人炒股風暴1】明星經理人離職2年照被逮 金管會祭絕招抓炒股弊案
  • 【經理人炒股風暴2】ETF規模超車共同基金 投信點出消漲關鍵
    【經理人炒股風暴2】ETF規模超車共同基金 投信點出消漲關鍵
  • 【經理人炒股風暴3】人頭炒股歪風不絕 經理人鋌而走險原因曝光
    【經理人炒股風暴3】人頭炒股歪風不絕 經理人鋌而走險原因曝光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鏡週刊紙本雜誌
      • 訂閱電子雜誌
      • 內容授權
      • 下載APP
      • 新聞自律綱要
      • 《鏡週刊》AI使用準則
      • 鏡週刊紙本雜誌
      • 訂閱電子雜誌
      • 內容授權
      • 下載APP
      • 新聞自律綱要
      • 《鏡週刊》AI使用準則
      • 客服信箱MM-onlineservice@mirrormedia.mg
      • 客服電話02-6633-3966
      •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本網頁使用 YouTube API 服務, 詳見
      YouTube 服務條款、 Google 隱私權與條款
      瀏覽此頁面即代表您同意上述授權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