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進揚說今年CES展都在談論AI,「以前汽車展示的是外觀和馬力,今年BMW秀的是車內智能座艙如何和人們互動。」他還讚賞LG串聯AI主題非常好,充分展現產品特色。那群創的招式又是什麼呢?
洪進揚指出,以前車子秀的是外觀和馬力,現在BMW秀的是智慧座艙。 「群創今年在CES展出三個技術。」洪進揚說,「除了a-si(非晶矽LCD面板),我們也展出跟JDI合作的eLeap(次世代OLED)和Micro LED,因為未來的技術將不會是哪一個取代哪一個,而是伴隨著使用。以前群創幫特斯拉做17吋面板就覺得很厲害了,現在我們是40、50吋的汽車面板都有做,每年營收都有2位數成長。」
群創車用面板去年營收約500億元,平均每年都有2位數的成長率。(翻攝YouTube BMW影片) 6年多前,洪進揚以外資身分空降面板業,喊出群創「666藍圖」,第一個6年目標就是要獲利,他不負眾望達標,去年營收約2,165億元。繼市值超越對手友達之後,日前群創的股價也出現2010年合併奇美電以來,首度超越友達,究竟他讓群創轉虧為盈的密招是什麼?
洪進揚明快地回答:「過去公司追求營收和市占,但我認為毛利更重要。」過去電視、筆電和桌上型電腦面板比的是經濟規模,但面對中國華星光電或京東方的競爭,台灣業者就沒有勝算。儘管如此,洪進揚樂觀地說:「大象跳舞比較難,但我們比較靈活。」
洪進揚接掌群創後先調整資本支出,從280億元逐年降到200億元以下,目前總資產3,600億元、手中握有600億現金,是全球唯一淨現金經營的面板公司。他提到去CES時見了投資人,他們對群創的表現很驚喜,「根據彭博社統計,群創過去6年的平均TSR( Total Sharehoder Return,直接發給股東的錢)6.5%,是面板業第一名,所謂TSR,包括股價報酬率、現金股息和減資還給投資人的錢。」洪進揚眉開眼笑地說。
洪進揚(左)在CES見的許多投資人,對群創過去6年的投資報酬率印象深刻。(群創提供) 在面板景氣長久低迷之下,群創如何創造正的投資報酬?洪進揚一面控管資本支出,一面尋找群創第2個6年轉型的契機,「身為領導者,不是只有看到陸地和海洋,永遠要看到機會。」洪進揚眼中的機會是醫療、車用面板及半導體的先進封裝。
他語氣堅定地說:「群創已經交出連續2季轉盈的成績,同時推動公司往醫療和汽車面板轉型,未來將聚焦高附加價值產品,絕不缺席半導體先進封裝;切入車用顯示器的CarUX(群豐駿)去年營收已經高達500億元,每年營收都以2位數的幅度成長,去年的稅前淨利率也有6到9%。醫療事業則由獨立切割出去的睿生負責。」
群創旗下轉投資的睿生光電主要業務為數位醫療平板感測器產品的研發與設計。 洪進揚也加速群創半導體布局,去年投資先發光電和元澄半導體2家公司,今年開春報喜,群創正式加入矽光子產業聯盟,擴大在半導體產業的版圖,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在半導體先進封裝的進度。
去年,台積電花171億元買了群創的南科四廠,洪進揚解釋:「先進封裝和面板前段製程有60%的相似度,他們買的不是土地,而是廠房,買的是那個殼,那個殼是他們立刻可以用的,他們買這個廠是有時間價值的,可以更早搶占市場。」
面板與半導體先進封裝製程有60%的相似度,過去2、3年,群創已投資面板級先進封裝逾30億元。 台積電搶親成功,圖中的群創南科四廠未來將改為CoWoS先進封裝廠。 業界人士分析,群創南科四廠是20年的老廠,折舊已經攤提完畢,卻有半導體無塵室、地板荷重的等級規格,台積電買了可以「直接拎包入住」,不需要再花時間蓋新廠做CoWoS。
洪進揚妙喻:「我跟同事溝通,群創有14個廠,就像把14個店都拿來賣水餃,但這個地段是好的,是黃金地段,我們可以把好地段裡面的設備換掉,咖啡機、微波爐也許很好,可以留下來,改成網紅店,改賣馬卡龍也好,轉型成別的,附加價值就提高了。所以群創絕對不會缺席先進封裝。」
5、6年前,群創和工研院合作FOPLP(面板級扇型封裝),包括台積電、三星、LG和友達也都相繼投入,「FOPLP不是要取代CoWoS,而是跟先進封裝做搭配。」洪進揚分析。
面板級扇型封裝技術是未來群創的機會。(翻攝Intel官網) 記者問群創轉型到先進封裝要如何與半導體廠合作?群創除了賣廠給台積電以外,是否有其他合作機會?對此,洪進揚微笑搖手未正面回答,還四兩撥千斤形容:「現在既然跟台積電是鄰居,未來就有更多的可能性,他們知道我們會的是什麼,我們也更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也才能在第3個6年,為群創面板永續鋪路。」
閃避與台積電未來合作的敏感問題,洪進揚倒是上起了FOPLP的課,他滔滔不絕地說:「你等於是買一個穩定配息的東西,上面加了一個call option(選擇權)的機會。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因為AI晶圓尺寸比過去大很多,現在是1個GPU(圖形處理器)配4個HBM(高頻寬記憶體)在旁邊,未來可能配6到8個,將來一定需要更大的基板才能承載這麼多的GPU和HBM,所以將來一定需要更大的基板,方向是很明確的,這剛好就是群創的機會,因為面板比晶圓面積大很多倍,可以有更多產出,像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CES拿出來的盾牌(支援AI的晶圓),上面就有72個GPU和576個HBM。」
黃仁勳在CES消費性電子展拿出來的AI系統級晶圓,看起來像是一面盾牌,尺寸比目前的產品大了許多。(東方IC) 很難想像,說起各種面板技術頭頭是道的洪進揚,過去背景是研究傳統產業的外資分析師。外資金童出身的他,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企管碩士學位,曾在花旗銀行、瑞士信貸、巴黎證券等外資機構擔任分析師。後來被前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挖角到台泥國際擔任總經理,因此有「水泥王子」雅號。
2017年辜成允猝逝,洪進揚轉戰鴻海集團,並以特助身分,待在時任群創董事長的王志超身邊歷練。想不到2018年6月,王志超轉調鴻海,在面板界淵源不深的洪進揚升任群創董事長,由於當時面板產業正面臨中國廠商殺價競爭的嚴峻威脅,空降的洪進揚備受挑戰。
洪進揚認為,群創要突圍轉型,未來將不只做原來的消費性電子產品,還要往半導體業發展。 洪進揚回憶接手的2千多個日子,分享心路歷程:「力氣要花在最有效率的地方,而不是用頭把牆撞成一個洞。」他深知先安內後攘外,一個廠一個廠去看、去談,2019年還推動員工持股信託,藉此強化員工對公司的認同和向心力。
「第一年股價打五折,開放課長級以上的員工每月從薪水提撥認購,還有人不願意認購;現在不一樣了,大家對公司有信心,都認購到滿額。」洪進揚笑著說。
群創在2019年剛開始推動員工持股信託時,認購價打5折,還有部分員工不願意參與。(資料照片) 接著洪進揚進行組織變革,把3個事業部變成2個。曾經為了爭取汽車面板訂單,他和同事一週開了1,500公里的車,在歐洲各國拜訪BMW、奧迪和福斯等客戶,後來群創拿到BMW REWARD(最佳供應商獎),員工還激動到掉淚。
近2年,洪進揚利用空檔到交大上課,攻讀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他說:「投資自己是最正確的!」問到他達成666藍圖第一個6年獲利目標後,對自己打幾分,他謙虛地說:「勉強及格。」當記者提及郭台銘滿意嗎?他略靦腆說:「我希望(滿意)。」隨即又補充郭董真的放手讓團隊發揮,「我很感謝他的信任!」
洪進揚引述郭台銘說過的「雞蛋從外面打破就是一道料理,從裡面就是新的生命。」他能否帶領群創從低價搶市的紅海市場,蛻變到當紅的半導體先進封裝新秀?一向務實的他簡短回應:「群創不會缺席半導體的風起雲湧市場,而且這將是第2個6年轉型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