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部編本高中歷史課本的四五六年級生,一定對開羅宣言的那張照片印象深刻。這場於1943年12月於埃及首都開羅舉行的會談裡,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並肩而坐,笑臉盈盈,會後發布的聲明指稱,包括中國的滿州、台灣與澎湖群島,戰後都應該歸還給中華民國。在歷史課本的敘事裡,這張照片代表中華民國與美國、英國與蘇俄同時躋身「世界四強」,也是台灣「回歸」中國的重要法律依據,對於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建構其統治台灣的正當性極其重要。
國民黨長期以來將《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日本降書》視為構成中華民國光復臺灣的法律基礎。不過,就傳統獨派人士卻認為,《開羅宣言》的格式與正式的國際條約明顯不符,通篇文字非以法律用語,更像是一種戰時宣傳或新聞公報。他們認為,關於台灣的法律地位,真正具法律效力的是《舊金山和約》,條約雖明訂「日本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但卻未指明交予誰,這成為「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濫殤。
近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多次聲稱,《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已決定台灣應「歸還中國」。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表示,北京的敘事完全是錯誤的,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虛假的法律敘事是北京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並限制其他國家在與台灣互動方面的主權選擇。AIT看似要批駁中國對台的主權聲張,但卻連帶地解構國民黨長期以來對台灣主權歸屬的歷史敘事,讓國民黨過去建構的法統神話顯得尷尬。
開羅宣言發表於194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卻在1949年才建政,兩者原本沒有半丁點關係。不過,早在10年前,也就是中國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之際,中國就曾盛大地製播了一部《開羅宣言》電影,還將毛澤東的宣傳海報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不但引來中國網友的訕笑,就連美國《紐約時報》都專文報導「毛澤東搶了蔣介石的風頭」。即使外界看來是一場笑話,但中共顯然是有步驟地在搶佔其歷史話語權;中共認為,既然《開羅宣言》這份文件曾經獲得美英兩大國的認可,若能透過政治宣傳確認其國際法上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能夠以政府繼承的觀點來確認其對台的主權聲張。
美國宣稱包括《開羅宣言》等二戰文件並未決定台灣最終政治地位,就是駁斥中共這種虛假的主權論述。此與美國國務院從4年前就開始質疑中國扭曲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並透過IPAC(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推動西方國家議會通過「2758號決議文無涉台灣」決議的思維一樣,都是著眼於防堵中共將台海問題視為中國內政,並以此作為挑釁甚至武力犯台的藉口。嚴格說來,美國這種立場上的轉換並非在國民黨史觀或獨派史觀之間選邊,更非在台灣前途的統獨藍綠之間做出抉擇,而更像是為中共日益猛烈的國際輿論宣傳戰法律戰預作綢繆。
遺憾的是,許多國民黨人並未感受到這種國際社會挺台氛圍的轉折,反而隔海與中共的對台主權論述相唱和。例如,馬英九在第一時間就由其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出面指控AIT的說法違反美國「六項保證」,改變了對台灣主權的立場;其說法的荒唐之處在於區區一位中華民國前總統,居然自以為可以代表美國詮釋其對台立場。又例如,在西方國家國會紛紛聲援台灣,做出「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不涉台灣主權」的決議之後,同樣的決議文卻遭立法院朝野協商攔置,原來藍白兩黨黨鞭傅崐萁、黃國昌一聽到案由就相繼走避,就連主持會議的韓國瑜也立刻轉頭走人,顯示國共之間對對台灣的主權論述的確逐漸合流,中共對台統戰工作也的確卓然有成。
過去10年,美中關係變了,美國變了,其實國民黨也變了;唯一不變的是,台灣已經獨立於中國之外130年,台灣人透過自己的民主實踐擁有自己的主權,只有全體台灣人才能決定台灣的前途,不容以虛假的血統論、民族論取而代之,這是AIT繞了個彎要告訴共產黨甚至國民黨的事。倒是國民黨人應該想清楚,你們還相信這樣的民主實踐嗎?當台灣的國民主權與所謂的「一中原則」相矛盾時,你們選擇什麼?這也是盧秀燕、蔣萬安等等有意參選總統者未來的必考題。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陳嘉宏專欄:想選總統的人不要卸責硬拗
陳嘉宏專欄:久違了 那個唬爛嘐潲的柯文哲
何清漣專欄:從左派陣營爭奪青年一代的查理.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