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喜歡喝咖啡的人數每年都在成長,去年全台至少喝掉40億杯咖啡,但受到氣候異常以及全球貿易大戰影響,咖啡價格也在飆漲,最先受到衝擊的將是連鎖的平價咖啡店,而且以後價格只會更貴,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店員vs.客人:「去冰可以嗎?(去冰,可以阿,大杯嗎?)好,大杯的。」上班前來杯咖啡醒醒腦,是不少人每日的小確幸,但這樣的日常儀式,正面臨考驗。因為全球咖啡正在漲價,每天一杯的花費累積下來,對小資族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上班族許小姐:「現在的話,如果它還再漲,比如說,一個禮拜就喝個兩天,就不會像以前一樣,喝的頻率那麼高。」
但咖啡的市場商機依然持續成長,根據統計,台灣人在2021年時,每人平均一年喝122杯咖啡,到2023年已達到187杯,市場規模突破700億元,咖啡期貨價格也搭上了漲價列車,2024年1月每磅價格為1.83美元,11月開始飆升至3.18美元,2025年已突破4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一倍以上。
首當其衝的就是平價和連鎖店,因為這類通路占了咖啡最大消費群。咖啡店負責人Vic:「三合一咖啡或是即溶咖啡,大品牌連鎖企業,他們大量供應商業豆,這種受到的影響最大,基本上期貨價格翻一倍,他們的壓力也會漲一倍。」
年輕的Vic因為愛喝咖啡,從網路銷售到實現夢想開設實體店,但一路以來相當艱辛,一開幕就碰上疫情重創,好不容易撐過難關,現在又面臨更艱鉅的漲價壓力,也只能隨之調整。咖啡店負責人Vic:「我們店主要提供精品咖啡,也漲了20%到30%,對於一家咖啡店來說,這代表要漲10到20塊。」
咖啡漲價的主因與全球氣候變遷密切相關,全球最大咖啡生產國巴西與越南都遭遇乾旱,導致咖啡豆歉收,尤其是最普及的阿拉比卡咖啡豆,連年產量縮水,統計過去三年全球喝掉的咖啡,比實際產出多出75萬噸,換句話說,咖啡快要不夠喝了。台灣咖啡研究室農業研究員林仁安:「我覺得其實從經濟的原理來看,如果你的原料一直漲價,你的零售末端價格,一直都沒有動的話,大概沒有任何公司能夠持續的經營。」
咖啡供應商Alen:「雞蛋漲價大家都瘋狂買,和衛生紙漲價一樣,大家會囤積,咖啡有漲幅的時候,有些投機客、貿易商就會大量的囤貨。」
除了炒作與氣候因素,海運費上漲、關稅與貿易戰,也是推動咖啡漲價的推手,未來金融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盤商紛紛提前訂貨,再選擇最有利的市場時機進場,業者預測,咖啡未來將變成名符其實的「奢侈品」。
咖啡供應商史安湍:「大家都接受這個價格了,為什麼還要跌回去?量,現在沒有產生更多的量,每年都會慢慢漲,有很大的可能,它明年後價格還會瘋狂的漲。」
小小的咖啡背後還有隱形的人事、營運等成本。不僅日常生活開銷增加,更是通膨壓力的縮影,倘若氣候變遷與國際情勢繼續惡化,每天早上那杯便宜又香醇的咖啡,很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往下看更多】
● 不斷更新/白沙媽重頭戲「進火儀式」明將展開回駕行
● 2025臺中金曲音樂節 經典華語喚起青春回憶
● 老字號訂製制服企業 白沙屯進香發限量聯名T恤
【今日最熱門】
● 新/新台幣匯率坐「失速列車」總統賴清德5點聲明
● 新台幣兌美元出現「2字頭」 央行總裁親曝原因!
● 獨家/媽祖首度經過家門 母抱腦膜炎女跪地鑽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