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最近新台幣猛烈升值,連續2個交易日盤中飆破1元,匯市劇烈波動下,讓人不禁想起《廣場協議(Plaza Accord)》可能在台灣惡性重演。雖然央行總裁楊金龍5日出面信心喊話,強調時空不同,但廣場協議的結果是奇慘的,一步都不該走。廣場協議在當年最後出現兩條路,就看台灣要走哪一條。

廣場協議是在1985年9月22日簽署的協議,當年由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5個工業已開發國家的財政部長和央行總裁,於美國紐約廣場飯店會晤後,透過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日圓及德國馬克等主要貨幣逐漸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
這項解決「美國貿易赤字」的作法,讓之後的日本經濟出現泡沫再爆破。當年日圓升值,同樣影響出口,加劇日本經濟衰退壓力,日本政府於是採取擴張性貨幣和財政政策,結果諸多政策總和後處置不當,導致80年代末期日本資產價格泡沫化,日本陷入長期通貨緊縮和經濟低迷,被稱之為「失落的十年」或「失落的三十年」。即便到現在,對日本仍有難以揮去的負面影響。
反之,德國馬克的升值,並沒有導致德國經濟泡沫破裂,或步入經濟衰退。當時西德遇上兩德統一,與之後歐盟要建立統一市場的契機,德國採用「大政府政策」調控整體經濟與外貿、嚴打投機與炒房,手段得宜,最終走上另一條康莊大道。

現在2025年,隨著川普政府同樣針對「要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的理由,又發動關稅戰,加上近期台幣猛爆性升值,又讓人想起廣場協議當年的景況。台灣,是否被迫走日本的老路?
政府這幾天來默不作聲,任憑市場往負面發展,引發全民議論之際,總統府、行政院、央行終於在5日出聲,賴清德總統甚至錄影出面信心喊話,指出台幣這波升值,是基於三點原因:第一,這一波新台幣升值,主要是外匯市場預期心理所造成。第二,新台幣匯率升值是近期外資匯入買超台股。第三,除預期心理影響匯率之外,這段時間有許多不實消息,影響市場的預期心理。
賴總統喊話,「我要跟大家報告的是,中央銀行以及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都已經證實,這次台美雙方關稅談判,並未觸及匯率議題。因此,我也要請有心人士,不要再刻意散佈不實訊息。」
就算政府沒有放手干預匯率,但匯率急升的趨勢與結果已成,若這些「並非美國開口要的」,政府又豈能放手不管、坐視其成?

台灣產業面臨川普對台祭出32%關稅戰,再加上近期台幣匯率急升,著實陷入內憂外患之際。產業界人士指出,台灣產業當前遭逢最重衝擊的,應該是機械、化工、紡織、ICT零組件等仰賴出口的行業。一名不具名的ICT廠商向媒體表示,雖然央行澄清「沒有美國壓力」,但新台幣的表現,確實顯示外匯市場劇烈波動,讓出口商背負沉重壓力,「政府應該說清楚,台灣要怎麼因應,從關稅戰到匯率戰的談判?」

台灣產業現在面臨「關稅、匯率」夾擊,尤其是本來就面臨生存邊緣的傳統產業和機械業,更是首當其衝。高科技產業例如台積電,可以分散生產與市場風險,但許多小型廠商面臨台幣升值,將是「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台幣最後升值10%,台美關稅談判即便不是32%,而是降為20%,出口商的成本加總就是30%,不又回到原點?面對傳統產業利潤,可能只有5%到10%,這些產業還能做得下去嗎?
「關稅+匯率」雙關卡,如果賴政府處理不好,將導致台灣產業出走、經濟衰退,屆時工廠出現關門潮、失業潮、民眾放無薪假、減薪,社會陷入停滯性通膨,將會是2028年之前,民眾最不想遇見的結局。
賴清德總統任期內的「政績敵人」,不是只有大罷免,或是兩岸危機,萬一處理不妥,台灣經濟根基可能在賴總統任內急轉直下,步入「經濟失落的十年」或三十年,賴總統恐將因此名留青史,真的不可不慎。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讓全民「咒怨四起」的平均數!從台灣每戶資產高達1889萬美化數字談起
獨家/首次揭露!股市稅前淨利「前3大」成長與衰退產業一次看
獨家/台灣1億元高資產人士資產配置曝光!近半「布局這一項」